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香移至鹭屿的迁徙生活,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首句“平生枉薄邯郸儿”,以“邯郸儿”比喻那些轻视或误解他的人,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遭遇的无奈与感慨。接着,“中岁乃作新安客”则点明了诗人中年时的漂泊生活,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过着游离不定的生活。
“邓禹何曾解笑人,一身飘泊长镵白。”这里借用了历史人物邓禹的故事,暗喻自己如同邓禹一样,一生漂泊,饱经风霜,形容了诗人的孤独与辛劳。接下来,“南归休恋故乡鱼,斜日双江秋水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同时也意识到,南归已不可能,只能在心中怀念,而现实则是与故乡相隔,无法轻易回到过去的生活。
“妻孥牵衣向我啼,未免忍饥交相谪。”最后两句描绘了家人对诗人漂泊生活的担忧与不满,他们牵着衣角,哭泣着表达对诗人处境的同情和责备。这不仅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情,也反映了诗人生活困苦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迁徙生活中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生活写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