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

高梧悴叶,阵阵点朱扉。

藓阶露湿,荷沼镜平,凉月穿帏。

幽怨多,空寄托,青琴响里。此情常怕人知。最凄其。

谁怜瘦损萧郎,淹留误了心期。料向湘波寄泪。

清夜挑镫,更续秋辞。千万纸。路断绝,还愁凤讯稀。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以高大的梧桐树叶凋零为引,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阵阵点朱扉",落叶飘落在朱红色的门扉上,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藓阶露湿"和"荷沼镜平",展现了月光下的湿润苔藓台阶与平静如镜的荷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夜晚。

"凉月穿帏",凉意透入室内,月光穿透帷幕,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感觉。诗人的情感深藏不露,却在"幽怨多,空寄托,青琴响里"中流露出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他害怕这份情感被人察觉,因为那只会带来更深的痛苦。

"最凄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悲凉,他担忧自己瘦弱的身体和延误的心愿,如同萧郎一般。他想象着对方可能在湘江边流泪,深夜挑灯,继续书写相思之情,但又担心书信难以抵达,"凤讯稀"象征着音信的稀少。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与忧虑,情感深沉而动人。汪东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个人的身世之感,这首《四园竹》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1371)

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平乐

向晚鸦归,溯风笛起,楼迥便觉秋赊。

频拍阑干,望穷西北,浮云冉冉犹遮。

叹赋笔、哀时纵妙,鼙鼓催人渐老,繁华境改,空惊浩劫虫沙。

何待新亭洒泣,千载事、似梦总堪嗟。

雾沾衰草,风回旷野。黄叶萧萧,门径欹斜。

休错比、成都旧宅,彭泽荒园,好藉琴尊伴客,松菊怡情,长向閒中遣岁华。

无柰故人,音书断绝,飘转关河,遍地荆榛,日暮途穷,如何不还家。

形式:

蝶恋花

托意哀弦移中柱。九十韶华,都被流莺误。

花一彫蘦辞故树。蝶魂空觅栖香处。

花落花开犹未苦。每到春来,生意还如许。

玉骨成烟相忆否。年年寒食棠梨路。

形式:

清平乐.盆中植蕙数本,春晚作花,娟娟可爱,对此有怀,弥增凄恋

珠帘不捲。燕子归来晚。惟有幽花长作伴。

春暮自成悽惋。年年纫佩流馨。凭他寄怨湘灵。

犹恐孤芳易歇,明朝雨满空城。

形式:

浣溪沙

倚笛谁闻醉后歌。萧萧庭院晚凉过。

双垂银蒜押帘波。

绕树最怜黄叶少,登楼唯觉夕阳多。

近来心事竟如何。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