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永洞中无事,泉来石下松边。
不辨人间何世,薰风时醒閒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然的洞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中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内心的平和状态。
“日永洞中无事”,开篇即点出洞内时间悠长,没有世俗的纷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泉来石下松边”,泉水从岩石下方潺潺流出,又靠近松树生长,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洞中环境的清幽与生机。“不辨人间何世”,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忘却了外界的时间与空间,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自由。“薰风时醒閒眠”,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芳香,让诗人从闲适的睡眠中醒来,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与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中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寄托的渴望。通过“日永”、“泉流”、“松风”、“薰风”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百年风景兹奇绝,到处江湖却欠诗。
驴背不归秋易老,黄花也解笑人痴。
月华千里照霜空,异地扁舟旅宿同。
何处鸣鸿来夜半,西风吹落玉萧中。
逐逐风尘耳目交,又将绮语向人抛。
何当收拾真囊橐,月下柴门静自敲。
燕人比拟谈荆璞,遇得卞和良可怜。
多谢青田能惠我,从心两字是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