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

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

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

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长安的壮丽景象与浓厚的皇家氛围。诗人庾肩吾以细腻的笔触,将京城的城防、宫殿、自然景观以及季节变换巧妙融合,展现了其对京城的深刻情感与赞美。

首句“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开篇即点明京城作为国家重镇的地位,以及守卫京城的责任重大,体现了对保卫国家的崇高敬意。接着,“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两句,通过南北方向的眺望,展现了京城四周广阔而壮丽的自然风光,既展现了京城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暗示了国家疆域的辽阔。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则进一步描绘了京城内皇家建筑的雄伟与辉煌,飞延阁与建章宫是古代长安城中著名的宫殿,诗人通过“入汉”、“临云”的描绘,不仅突出了这些宫殿的高大与宏伟,也赋予了它们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两句,将视角从宏大的宫殿转向了更为细腻的都市生活与自然景色。天津桥是长安城中的著名桥梁,诗人通过“步逐”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夜晚漫步桥上的场景,同时“城随秋夜长”则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营造了一种悠长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两句,通过对露水、槐树、秋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清新与凉爽,同时也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露水在槐树上凝聚,散发出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而随着秋风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凉爽,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京城长安的壮丽与繁华,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99)

庾肩吾(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慎之。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 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

  • 字:子慎
  • 籍贯: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
  • 生卒年:487-551

相关古诗词

游甑山诗

平子去已久,馀风今复追。

未必游春草,王孙自不归。

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

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

西河方阅训,讵得解朝衣。

形式: 古风

咏蔬圃堂诗

北宫多暇豫,时驾总銮镳。

路静繁葭撤,轮移羽盖飘。

临空坐飞观,回首望浮桥。

风长曙钟近,地迥洛城遥。

疏林不碍日,涸浦暂通潮。

徒然等宾从,并作愧群僚。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赋得嵇叔夜诗

山林重明灭,风月临嚣尘。

著书惟隐士,谈玄止谷神。

雁重翻伤性,蚕寒更养身。

广陵馀故曲,山阳有旧邻。

俗俭宁妨患,才多反累身。

寄言山吏部,无以助庖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诗

皇明执东曜,帝扆居北辰。

小乘开治道,大觉拯苍民。

殊途同义路,分流合智津。

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

连阁翻如画,图云更似真。

镜山衔殿影,梅梁落梵尘。

苑桂恒留雪,天花不待春。

万年逢瑞应,千生值法身。

天衣初拂石,豆火欲燃薪。

重善终无服,轻毛庶有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