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拟古九首(其四)

步上姑胥台,悲风来大荒。

古坟何嶕峣,下有黄金堂。

宝衣化寒灰,月露浩茫茫。

前朝割据时,复作繁华场。

侯王及厮役,聚敛归北邙。

感此拔剑舞,青山为低昂。

秉烛方视夜,歘忽明东方。

我非好名人,亦起羊公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姑胥台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句“步上姑胥台,悲风来大荒”以动态开篇,点明地点并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接着,“古坟何嶕峣,下有黄金堂”两句,通过对比古坟的高峻与地下的奢华,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富贵的虚幻。

“宝衣化寒灰,月露浩茫茫”描绘了墓中宝物化为尘土,月光下露水弥漫的凄凉景象,暗喻了荣华终将消逝,富贵不长久的主题。接下来,“前朝割据时,复作繁华场”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轮回与世事的无常。

“侯王及厮役,聚敛归北邙”则通过对比侯王与普通劳力的财富积累与最终归宿,表达了对权力与财富本质的反思。最后,“感此拔剑舞,青山为低昂”一句,诗人借拔剑舞蹈的动作,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青山仿佛也为之动容。

“秉烛方视夜,歘忽明东方”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直至东方破晓的情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我非好名人,亦起羊公伤”则是诗人自谦并非喜好名人的学者,却也因历史人物的遭遇而感伤,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权力与财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落寞的对比感慨。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拟古九首(其五)

秦王索赵璧,举国莫能完。

相如睨殿柱,猛气冲危冠。

归逢廉将军,煦妪有好颜。

两虎不私斗,丸泥封函关。

奄奄曹李徒,竟死持两端。

如彼千岁狐,伏匿辞抨弹。

道远识良骥,鸟多知孤鸾。

恻怆无衣子,谁为共岁寒。

形式: 古风

和拟古九首(其六)

弱年见承平,自谓长如兹。

一从更事来,世已非前时。

雕虎横井陉,黄流混渑淄。

仗剑出门去,行行复狐疑。

路逢季主俦,问彼龟筴辞。

龟筴不我告,黾勉自研思。

仁义心所安,皇天吾不欺。

泻水置平地,东西任所之。

抚琴操猗兰,乱之以佹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拟古九首(其七)

华月漾闺景,丝管含清和。

美人如飞鸾,楚舞能吴歌。

歌竟兰膏灭,永夜欢情多。

嘤嘤巧言鸟,荣荣朱槿华。

华落鸟飞去,歈艳其如何。

形式: 古风

和拟古九首(其八)

万物互胶轕,至人独天游。

太仓含稊米,稊米含九州。

心栖无何乡,风定水自流。

纤尘点灵台,蔽翳同山邱。

堂奥开西竺,合辙推庄周。

斯言有妙理,当以寂寞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