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名为《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其中一章。诗中,诗人以独特的禅意语言赞美画像中的人物,称其教导深邃而难以捉摸,仿佛没有明显的路径可循,却又在无形中展现出无比的智慧和魅力。"教示无辙迹,赞之绝涯岸"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超越常规的教诲,如同月光下的芦苇丛中鸥鸟鸣叫,又如天水相连时大雁消失,寓意其深藏不露却又深远广大。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画像中人物境界的赞叹,认为他现在展现的已经十分完整,但与他的真实修为相比,可能还只有一半。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既突出了被赞者的神秘与深沉,也暗示了禅修的无尽追求和无穷可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视角,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对人物进行了高度赞扬,展现了禅学中的微妙意境和修行的深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