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瞆一首

老来昏瞆底须嗟,声色双忘也自嘉。

秋枕不惊风外叶,春杯长对雾中花。

海师唱道禅多悟,张籍题诗字半斜。

幸有灵台长不昧,目观耳听总无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诗《昏瞆一首》描绘了诗人老去后的心态和生活情景。首句“老来昏瞆底须嗟”,直接点出诗人的衰老状态,但诗人并不以此为憾,反而自我宽慰,认为这是自然规律,值得赞叹。“声色双忘也自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秋枕不惊风外叶,春杯长对雾中花”,通过描绘宁静的秋夜和朦胧的春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即使面对岁月更迭,也能欣赏生活的细微之美。“海师唱道禅多悟”暗含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暗示其心境如海般深邃,禅意浓厚。“张籍题诗字半斜”则借古人张籍的书法风格,寓言自己虽年迈,但诗心依旧,字迹虽有些许歪斜,却自有其韵味。

尾联“幸有灵台长不昧,目观耳听总无差”是诗人的自我期许,表示尽管身体衰老,但内心世界依然清明,对外界感知敏锐,没有丝毫偏差。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出诗人面对老年生活的豁达与智慧,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收录诗词(345)

丁鹤年(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 籍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

相关古诗词

独松庵

独抚长松昼掩扉,岁寒高节想无违。

茯苓春暖供斋钵,萝薜秋清制道衣。

云满碧山龙起蛰,月明沧海鹤来归。

净瓶满贮菩提水,恐有人参第一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建昌王子中桥亭八景

桥亭风景洞天如,中有儒仙旧隐庐。

春涨挼蓝涵螮蝀,晓岚滴翠湿芙蕖。

受诗华巘浮丘馆,说剑香炉许令居。

云外悬崖飞屐上,雨中沃壤带经锄。

疏钟鲸吼霜华重,长笛龙吟月色虚。

老我尘寰怀胜景,追游早晚命巾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进士都坚巴哈出宰三山

龙沙公子龙头客,锦绣胸襟玉雪颜。

一日蜚英惊四海,九天承宠宰三山。

花前封印青春醉,槐下鸣琴白昼閒。

守令近民勤圣念,早须报政五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观太守兄昌国劝农

东皋风日媚新晴,太守躬耕晓出城。

袅袅双旌穿柳过,萧萧五马蹋花行。

杖藜父老陪咨访,骑竹儿童主送迎。

岂意兵荒南北遍,化行沧海独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