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七解(其四)西门行

出西门,歌且行。今我不极乐,当欲何营。

江河水,东下如建瓴。安能邑邑迫蹙,坐使华岁零。

策骏马,驾高轩。召呼平生游,驰逐双阙间。

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煎。

鼎鼎百年内,胡为长不欢。

谁见仙人安期生,骖驾白鹿游三山。

谁见仙人安期生,骖驾白鹿游三山。

四时相递代,日月如转丸。

乘时修令名,毋为世所叹。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名为《燕歌行七解(其四)西门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西门外放声歌唱,畅享人生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向往。

首句“出西门,歌且行”,开篇即展现出主人公的洒脱与豪迈,他走出西门,边走边唱,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紧接着,“今我不极乐,当欲何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愿错过眼前的欢乐,对未来充满疑惑和迷茫,反问自己为何要追求那些未知的事物。

“江河水,东下如建瓴”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江河比作倾泻而下的建瓴,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的迅猛与不可阻挡,暗示人生如同江河东流,不可逆转。接下来,“安能邑邑迫蹙,坐使华岁零”,诗人感叹自己不应因琐事烦恼,白白浪费宝贵的青春岁月。

“策骏马,驾高轩”描绘了主人公骑着骏马,乘坐豪华车辆,与昔日的朋友一同出游,驰骋在皇宫之间,享受着友谊与荣誉带来的快乐。“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煎”,这里使用了象征手法,香自烧、明自煎,象征着人生的美好与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鼎鼎百年内,胡为长不欢”,诗人感慨人生不过百年,为何总不能长久保持快乐?这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谁见仙人安期生,骖驾白鹿游三山”,引用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乘坐白鹿遨游于三山,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反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燕歌行七解(其五)艳歌何尝行

何为侘傺长吁。但当饮旨酒,吹笙竽。

二十为侍中郎,三十执金吾。

四十虽不大贵,车马骎骎往来,公卿长者居。

但当在五陵,陌上快独呼。鸡走狗被服襜褕。

男儿堕地,横绝四海,皇皇日夜,心一何愚。

畴昔相追随,斗酒从游盘。

一日不相及,中道与君成间关。

束发奉明主,忠诚夙所殚。

上有公家三尺,下为众庶所观。

彼美人子,何为营营,日夜诚足叹。

形式: 乐府曲辞

燕歌行七解(其六)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驾言出汉关。

顾念平生游,枉迹问考槃。

倒屣出门迎,摄袂不及餐。

坐客置斗酒,握手论辛酸。

借问朝市中,荣枯多变迁。

金张自赫奕,丁傅相扳援。

新贵日更进,旧老日以残。

浅水有迅波,浮云无定端。

天时相代谢,世事诚艰难。

送客闭我门,偃仰窃自欢。

形式: 乐府曲辞

燕歌行七解(其七)白头吟

朝为山上云,暮为川上雨。

变化在君心,然疑不得语。

今日为牛女,明日为参商。

参商不相待,安知秋夜长。

素心一何愚,自谓与众殊。

所贱菅与蒯,所贵玉与珠。

白石何累累,流水何潺潺。

水流石不转,人情中道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满歌行

适意能几何,日月不居,逝如江河。

裴回路岐,自使蹉跎。遥望旧乡,郁何嵯峨。

心之烦忧,其端孔多。炯炯多所念,鼎鼎欲何为。

举世如驰,拙者守道,智者趋时。

上观下获,以博铢锱。岂不洵美,匪伊所思。

秋风既寒,昔蹈东海,一何盘桓。

流水出门,白云在山。风尘挠予,去不遑安。

夙夜在公,凋此华颜。天道难知,人胡可谋。

遗荣避世,师彼庄周。凿坏踰垣,亦复何求。

楚楚贵人,不知春秋。斗酒相呼,以游以遨。

岂伊异人,夙昔同袍。莫小泰山,莫大秋毫。

直木先伐,薰香自烧。尔不自夷,岁月其慆。

葆真缮性,含光自韬。存神观化,睎彼松乔。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