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三首(其二)

胡马望风嘶,越禽向日心依恋。

我今出门乍辞家,他乡风物非习见。

不畏他乡遥,常畏他人相轻贱。

千山峻绝自登攀,万水烟波绝绻缱。

思我钱帛来逢迎,偶逢失意俱中变。

昨夜归梦向家人,梦短愁多难语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句“胡马望风嘶,越禽向日心依恋”以马和鸟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接着,“我今出门乍辞家,他乡风物非习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初离家乡的陌生感和对未知环境的不安。

“不畏他乡遥,常畏他人相轻贱”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不畏惧远方的遥远,却害怕在异乡受到他人的轻视。这种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尊严和自我价值的珍视。

“千山峻绝自登攀,万水烟波绝绻缱”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与勇气。即使道路崎岖,山水阻隔,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

“思我钱帛来逢迎,偶逢失意俱中变”揭示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依赖与无奈。在异乡,金钱似乎成了与人交往的桥梁,但偶尔的失意却让这一切变得复杂多变。

最后,“昨夜归梦向家人,梦短愁多难语遍”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梦境寄托对家人的思念,虽然梦短且愁多,却难以言尽心中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拟行路难三首(其三)

一山一水又一乡,风风雨雨最凄凉。

水山终始但车舟,风雨凭淩失春秋。

昨宵简历数秋光,九月下旬为降霜。

杨柳多时欲萎落,莎鸡在户已深藏。

行子中道见时物,清朝如何不彷徨。

彷徨还自念,念我容颜独秋当。

深愁素髭欺客至,难将短鬓较途长。

征衣自加还自惜,忽闻暮响何茫茫。

想有羁人同旅怨,故令清砧厉空房。

或因明月生离思,复令幽机覆流黄。

流黄满疋向月清,佳人刀尺就机鸣。

思君腰带如畴昔,但妾愁多未能成。

听此令人伤远神,征夫相值愿传声。

形式: 乐府曲辞

有所思

有所思,寒不知冬,暑不知夏。旦不知昼,昏不知夜。

闻人悦春光,起视春光断柔肠。

闻人爱秋清,坐守秋清出愁情。

来日悠悠去日多,花开怯对落如何。

风雨驱花异夕朝,朝夕衔思赴远遥。

朝思在山神巍峨,暮断在水梦风波。

飞鸟当前见人心,不传思人往来音。

毋乃心心不相识,能鸟知之朝唧唧。

人因谓我无思远,口欲相置心难挽。

春蚕成茧还吐丝,丝短丝长织女知。

形式: 乐府曲辞

上邪

上邪,心相悦兮相知,指天戒别离。

日朝沉,月不为偶,春斗西横箕北走,云风朽,乃与君分首。

形式: 乐府曲辞

续晋白纻舞歌诗

舞衣乍着双罗飘,却步帘屏近且遥。

呈躯欻举意盈饶,翔止低昂颜矜骄。

疾徐生节鸣佩瑶,宛转长褕称身腰。

进从飞鸟翼回飙,退旋秋水袜轻漂。

明明如月向风摇,下上流华云所招。

云风忽止倚羞娇,半发朱唇兰气敲。

回眸挥手助笙箫,掠鬓将前众企翘。

四座光临不敢嚣,随其所见目成挑。

掌上当年疑汉妖,白纻歌章有晋谣。

凡百君子乐清朝,观舞能言友宾恌。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