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阳台山》由宋代诗人范致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深刻矛盾的思考。
首联“伤心独立阳台望,暮雨凄凉宋玉情”,开篇即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于阳台之上,望着暮雨中的一切,内心充满了哀伤与感慨,仿佛能感受到宋玉那种孤独而忧郁的情怀。这里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古代文人宋玉的情感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感。
颔联“极目草深云梦泽,连天水阔汉阳城”,转而描写眼前的自然景象。诗人放眼望去,只见草色深深,云梦泽的广阔无垠,与远处汉阳城的辽阔水域相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种宏大的自然景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叹,也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时间的流逝。
颈联“当年楚国山犹在,千古襄王梦不成”,将视角拉回历史,提及楚国与襄王的故事。尽管山川依旧,但历史上的美好梦想却未能实现,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实落差的感慨。这里既有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也有对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鸿沟的无奈。
尾联“往事悠悠魂已断,高唐今日有虚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往事如烟,过去的美好记忆已经破碎,只剩下空洞的名声作为纪念。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时代变迁、历史更迭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高唐今日有虚名”既是对历史遗迹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现代人对历史遗迹过度商业化、过度关注其表面价值而非内在意义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生以及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