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季荃明经由乳源移铎琼海,其朋从与门下士赋诗送别,刊成卷帙。南海伍懿庄都转德彝为补云门识别图,题此颂之

种遍宫墙桃李树,乳源满县花开。

阳春有脚到珠崖。绿波归棹去,黄绢送诗来。

画里有诗诗有画,分明近水楼台。

乔迁人喜鸟喈喈。风光无限好,尺幅是天涯。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季荃明经从乳源迁至琼海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情。诗中“种遍宫墙桃李树,乳源满县花开”两句,以桃李满开的景象,渲染出乳源的生机与美丽。接着,“阳春有脚到珠崖。绿波归棹去,黄绢送诗来”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比作有脚的人,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情景,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通过归舟和诗卷的意象,表达了对季荃的祝福与思念。

“画里有诗诗有画,分明近水楼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与画融为一体,暗示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借“近水楼台”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季荃新居环境的美好祝愿。最后,“乔迁人喜鸟喈喈。风光无限好,尺幅是天涯”四句,以喜庆的氛围收尾,不仅表达了对季荃乔迁之喜的祝贺,也通过“风光无限好”赞美了新居的美景,而“尺幅是天涯”则巧妙地表达了友谊不受地域限制的主题,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雅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通过对季荃迁居过程的描绘,传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祝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

收录诗词(110)

陈步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罗浮卜居图为梁又农布衣淯题

谁返神仙宅。听訇然、擘开列嶂,正欢迎客。

四百卅峰云乱下,虎瑟鸾车于役。

更为子、征尘拭拂。

玉女冈头猜好梦,又飞来、蝴蝶麻姑侧。

行乐事,此时及。十年我失江湖策。

走天涯、批风抹月,未安泉石。

漫说梅花同结社,依旧江南渭北。

阑不住、披图情急。

珍重故人深浅去,告山灵、一角留余席。

随杖履,数晨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大江东去.寄题家芷云参军龙庆戎装策马图,用东坡赤壁韵

飘零书剑,漫英雄泪洒,支那人物。

怅望乡关何处是,勒辔悬崖孤壁。

一幅儒巾,十年江海,鬓白纷如雪。

尘中谁识,吾家有此豪杰。

悽悽美雨欧风,精神尚武,社会萌芽发。

救国虽无柯斧假,忍看神州沈灭。

东盼辽阳,南怀澳界,气壮冲冠发。

天涯题画,独骑瘦马残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满庭芳.府尊家澍甘太守兆棠偕孙权之军门国乾、赵恒光协戎月修、程翰丞、张益生、周午桥、赵楚臣、宋顺之五大令访余绣诗楼,得读太守西征诗、感怀诗、武匡军昭忠祠联诸作,气概不可一世,倚声以纪其盛

赤柱山遥,黄堂人远,有缘天假相逢。

高谈鸿辩,武达又文通。

最是余生百战,七旬外、矍铄元戎。

群英会,飞凫五老,仙吏降庭中。

当年征戍事,支持病骨,黯淡军容。

看书生擒贼,伟烈丰功。

翰墨留题到处,诗楼上、许认泥鸿。

从今后,轻裘缓带,风度识羊公。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渔家傲.题蒹葭秋水图

浪絮浮萍江海里。秋云遮断秋山紫。

棹入芦花船不系。风景异。斜阳天外余霞绮。

钓得碧鲈刚半醉。苍茫长伴烟和水。

恰好前汀眉月起。人两地。溯洄从此销魂矣。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