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丹丘先生过萧山竹林寺醉题壁间

门径萧萧竹半池,喜逢新夏亦秋时。

长林不卧嵇中散,古字犹存张即之。

潮打山城钟渡水,雨飘轻阁燕防儿。

一尊除却真閒事,醉著瞿昙是阿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蒋文藻与友人丹丘先生一同拜访了萧山的竹林寺,在此留下了醉意盎然的题壁之作。诗中的“门径萧萧竹半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竹林寺清幽的环境,竹影婆娑,池水微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喜逢新夏亦秋时”一句,巧妙地将季节转换与心境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时光的珍惜和喜悦。接着,“长林不卧嵇中散,古字犹存张即之”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嵇康和张即之的故事,暗喻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如同嵇康般不为名利所累,又如张即之般在古字中寻得精神寄托。

“潮打山城钟渡水,雨飘轻阁燕防儿”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潮水拍打着山城,雨滴轻柔地落在阁楼之上,燕子在空中飞翔,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转。最后,“一尊除却真閒事,醉著瞿昙是阿师”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来忘却尘世烦恼,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将佛陀视为自己的导师,体现了其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以及对自然美和禅宗智慧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4)

蒋文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所自题

主人留竹似留仙,门掩清阴日日眠。

客至浇茶凉满榻,鸠啼唤雨绿盈川。

轻尘不到携琴处,浅水疑来汎月船。

最爱彭城风格老,缃缣长画一溪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立夏日俗尚斗茶戏为煎煮自谓曲几蒲团一领略车声羊肠之趣啜宋宫绣茶不啻也因成一律复图此以纪其胜

摘得琳腴及雨前,日长煮水亦安禅。

花瓷雪涨鸡嗉暖,石鼎云翻蟹眼鲜。

行到碧藤分小浪,听来清磬绕孤烟。

愿教高枕蓬窗下,检点枯肠卷五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成化甲辰岁竹醉日写就长卷自喜题此

城中寸土却如金,种竹谁能便满林。

独有吾家三径里,万条苍玉昼沉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夏湖闻菱歌

水村宅东偏,平铺千顷碧。

夏四五月来,菱叶如鳞积。

吐花随月光,净扫萍削迹。

头角纷垂垂,税薄日多益。

扁舟作吴歌,笑彼红尘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