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其九)

成亏系轩冕,心地生眼花。

极知一饷静,可扫两鬓华。

琴雪同卧起,风月通贷赊。

高哉彭泽柳,不比邵平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安中所作,名为《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其九)》。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刘无损在轩冕之位上的得失与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成亏系轩冕,心地生眼花。” 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与内心的波动。轩冕,指官职和荣誉,象征着社会地位的高低。然而,这些外在的成就与荣耀并不能持久,它们如同过眼云烟,无法填补内心深处的空虚与焦虑。因此,主人公的心灵开始产生迷茫与困惑,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眼花遮蔽,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极知一饷静,可扫两鬓华。” 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对于短暂宁静的渴望。他知道,只有在心灵的平静中,才能暂时忘却岁月的流逝,消除岁月在他两鬓留下的痕迹。这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安宁的向往。

“琴雪同卧起,风月通贷赊。” 通过这一联,诗人展现了主人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无论是琴声与雪花相伴,还是在风月的陪伴下度过时光,都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追求。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现实压力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高哉彭泽柳,不比邵平瓜。” 最后两句以历史人物彭泽柳和邵平为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彭泽柳,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他以种植菊花而闻名,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邵平,则是汉朝的隐士,以种瓜为乐,同样代表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诗意在表明,主人公虽身处轩冕之中,但内心向往的却是如彭泽柳和邵平般简单、自由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5)

王安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其十)

柘浆工析酲,卉醴可消暍。

客至亦不疏,沃此荫清樾。

道人有眼句,翰墨相应发。

勿随标指看,举似团扇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其一)

深居足移气,熏炉坐晨兴。

春来独何觉,汤饼梦腾腾。

永怀山中人,遣花破寒冰。

一枝便有馀,经眼知吾曾。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其二)

春寒殊未休,春事不堪说。

阳谷溜微线,阴崖削精铁。

森然十八公,须髯满残雪。

非无料峭风,翠色已可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其三)

寒雀随山影,哀鸿带边声。

花迟社酒薄,春工了无情。

东风好池馆,芳草语流莺。

不必笑枯索,拥书轻百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