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棹歌(其二)

一曲清歌解木兰,水光摇动万山寒。

幔亭舞罢秋台燕,野月溪云空汉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邱云霄的《和棹歌(其二)》。诗中以“一曲清歌”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歌声如泉水般清澈,仿佛连山间的寒意都被这歌声所化解。"水光摇动万山寒"一句,通过水光与山影的互动,展现出一种冷寂而灵动的画面,暗示了环境的幽静和歌声的感染力。

接下来,“幔亭舞罢秋台燕”描绘的是歌舞结束后的场景,幔亭可能是宴饮之处,秋台则是舞台,燕子翩翩,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欢愉中。最后,“野月溪云空汉坛”则将视线转向夜空,月色洒在溪边云间,汉坛则象征着历史的遗迹,增添了时空的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歌声、舞蹈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和历史感慨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99)

邱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棹歌(其三)

二曲娇峰云水间,淡妆低压碧云鬟。

玉容不改春愁重,妆镜台空舞翠鸾。

形式: 七言绝句

和棹歌(其四)

三曲虹桥最上头,三杯石外望仙舟。

莫疑汉使河源路,信有浮槎到女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棹歌(其五)

四曲丹崖紫洞奇,玉函仙蜕记秦时。

一从听断金鸡晓,花落空潭春自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棹歌(其六)

五曲花开锦绣屏,青山无语静仪刑。

楼前尽日东流水,独立苍茫晚对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