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州早起

城头雷动角声哀,似共行人怨落梅。

欲报晨炊粱未熟,唤回残梦眼惊开。

霜清暗觉貂裘冷,月淡空令邑犬猜。

倚杖起看风正惨,紫薇缭绕俯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城头响起凄厉的号角声,仿佛在与行人心中哀叹落梅的时节。
想要告知清晨炊烟还未升起,因为饥饿而从梦中惊醒。
寒霜使夜晚更显清冷,貂皮大衣也难以抵挡,月色朦胧让城中的狗都感到不安。
我拄着拐杖起身,只见风势正猛烈,紫薇花丛围绕着皇宫的三台楼阁。

注释

城头:城墙之巅。
雷动:声音强烈。
角声:军中的号角声。
哀:悲哀。
行人:在外行走的人。
怨:哀怨。
落梅:梅花凋零。
晨炊:清晨的炊烟。
粱:粮食。
未熟:尚未煮熟。
残梦:破碎的梦境。
眼惊开:猛然睁开眼睛。
霜清:寒霜清冷。
貂裘:贵重的皮衣。
冷:寒冷。
月淡:月光微弱。
空:徒然。
邑犬:城里的狗。
倚杖:拄杖站立。
惨:凄厉。
紫薇: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皇宫。
缭绕:环绕。
俯:向下看。
三台:古代宫殿的名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清晨醒来后的情景。开头两句“城头雷动角声哀,似共行人怨落梅”通过城头上的雷鸣和角声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似乎连行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寒冷与孤独。

接着,“欲报晨炊粮未熟,唤回残梦眼惊开”表达了诗人对早晨不情愿醒来的心情,以及对尚未成熟的早餐和被打断的美好梦境的无奈。这里“晨炊粮未熟”暗示了一种迫不得已的生活现实。

下一句“霜清暗觉貂裘冷,月淡空令邑犬猜”则进一步描绘了寒冷的夜晚和清晨,以及诗人穿着貂裘仍感受到了寒意。这也反映出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

最后,“倚杖起看风正惨,紫薇缭绕俯三台”则是诗人起身用拐杖支撑身体,看着外面凄厉的风景,以及紫薇围绕着三座楼台的情形。这里“风正惨”表达了秋天的萧瑟,“紫薇缭绕俯三台”则是对环境的具体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寒冷清晨中的情感体验和对周遭世界的观察。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致政杨孟坚宣德(其二)

广文官冷竟谁怜,空负才名四十年。

萧散欲寻濠上侣,飞扬还作酒中仙。

龙章绣绂荣何在,鹤氅纶巾静自便。

遥忆濑溪风物好,胜游应不愧斜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致政杨孟坚宣德(其一)

子云论荐有王音,陆贾年来老境侵。

自守一官历三世,退令诸子分千金。

平生器业成幽梦,白首功名负壮心。

赖有新诗轻万户,未须投绂叹堙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入山行

苍崖峭立青天涯,古径芜没沿清溪。

深林四合昼亦暝,寂寂惟有哀猿啼。

野人心形灰死如槁木,山禽见之犹惊飞。

因嗟太古不可复,我无机械胡相疑。

形式: 古风

与将乐令会饮揖仙亭

滩流斗落惟璠玙,雕栏照水光如濡。

层峦叠巘争蟠纡,翠岩百尺蹲于菟。

何年巨人出归墟,揭竿合负神鳌趋。

飘流人间峙蓬壶,至今犹为仙圣居。

飞軿往来谁与俱,下有驯雉随双凫。

英风爽气凌清虚,楣间新诗露珊瑚。

顾余老懒与世疏,欲往勾漏嗟无徒。

会须策辔追云车,无使吃口嗤癯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