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园茗坐

影落秋池阴,斜阳在高树。

荷根互偃仰,流光一朝暮。

园草日以黄,游客不如故。

层云出海子,重台接城庑。

萧条昨过往,林木长烟露。

嬉游上京地,士女虽无度。

自昔富庶邦,不谓变墟墓。

辕驹困刍秣,君子逐鸡鹜。

孰知茶荈贱,已损饔飧数。

嗟嗟叶下禽,饥无残饵哺。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池阴中光影摇曳,夕阳高挂在树梢。
莲叶交错起伏,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
园中草木日渐枯黄,游人不再如往昔。
层层云朵从海子升起,高台连接着城墙屋宇。
昨日的繁华已成萧瑟,林木间弥漫着烟雾露气。
这里是昔日的游乐之地,尽管人们不再放纵。
曾经富饶的地方,如今却变为废墟。
马匹因饲料不足而困顿,君子们为生计奔波追捕。
谁曾想茶叶低廉,已减少了许多饭食。
唉,落叶之鸟无食可觅,饥饿中无剩粮喂养。

注释

影:阴影。
秋池:秋季的池塘。
斜阳:傍晚的太阳。
荷根:莲藕的根部。
偃仰:交错起伏。
流光:流动的光阴。
园草:园中的草木。
游客:来访者。
层云:多层的云彩。
海子:湖泊。
萧条:荒凉、衰败。
饔飧:早晚餐。
叶下禽:落在地上的鸟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社园中的景象,诗人黄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光影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影落秋池阴,斜阳在高树",这两句写出了夕阳西下,树影投射在秋水池塘的阴凉处,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荷根互偃仰,流光一朝暮",荷叶随风起伏,时光在池边悄然流逝,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接下来,诗人感慨园中草木的凋零,"园草日以黄,游客不如故",表达了对往日热闹景象的怀念,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叹。

"层云出海子,重台接城庑",视线转向远方,云层从湖面升起,与城楼相连,画面开阔,但又透出萧条之意。"萧条昨过往,林木长烟露",进一步渲染了过去的繁华不再,只剩下林木间弥漫的烟雾和露水。

诗人借景抒怀,"嬉游上京地,士女虽无度",昔日繁华之地,如今人们的生活失去了原有的节奏。"自昔富庶邦,不谓变墟墓",揭示了社会的衰败,昔日的富饶之地如今成了废墟。"辕驹困刍秣,君子逐鸡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生计所迫的境况,连马匹都因缺乏饲料而困顿,而君子也沦落到与鸡鸭争食的地步。

最后,诗人感叹"孰知茶荈贱,已损饔飧数",茶叶价格低廉,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嗟嗟叶下禽,饥无残饵哺",连鸟儿也因为食物匮乏而饥饿。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琼华岛登高作

登高惟觉此身孤,佳日悲秋老不殊。

落木明河双阙下,黄花樽酒一时俱。

惊心世变非前有,去乱游方已绝无。

群盗满山催暝急,衰迟忧患共相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简俞伯扬

问讯俞斋秋后花,重阳一霎已堪嗟。

佳时憔悴无人觉,只有泉明惜月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十一月初二雪夜归作寄伯扬

醉归今日得平安,便卸狐裘近火盘。

一雪趣行卿独急,九街严逻夜逾寒。

灯前未至伤饥冻,道侧犹闻有哭叹。

将意入诗庸足补,痛心全国付群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