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述

搔首追前事,酸辛已备尝。

人情蝗食稻,世味鼠搬姜。

为问笙歌乐,何如笔砚良。

微吟休拥鼻,时觉墨花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偶述》是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首句“搔首追前事”,以动作开篇,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回溯往事时的思绪纷乱,仿佛在用手指轻轻挠头,试图理清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接下来,“酸辛已备尝”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经历过的种种辛酸苦楚,情感深沉而真实。

“人情蝗食稻,世味鼠搬姜。”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情比作蝗虫吞噬稻谷,世味比作老鼠搬运生姜,生动地描绘了社会现象的残酷与世态炎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洞察和无奈。

“为问笙歌乐,何如笔砚良。”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对比,询问音乐与诗歌带来的快乐,是否能与笔墨纸砚带来的精神满足相提并论。这一问,既是对艺术价值的思考,也是对内心追求的反思。

“微吟休拥鼻,时觉墨花香。”最后两句,诗人建议自己在轻声吟诵时不要捂住鼻子,因为那淡淡的墨香,正是智慧与灵感的象征。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偶述》通过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遣兴

棕鞋桐帽喜偷閒,强半生涯落寞间。

闭户无聊惟种菜,登楼有兴为看山。

云中仙鹤招难到,天外飞禽倦自还。

岁月蹉跎生感慨,检囊亲把旧诗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薄暮香山道中

薄暮凉飙动,萧萧振角巾。

疲驴归路健,猛犬过村驯。

潦水痕初减,霜枫色渐新。

苍茫秋浦外,声落雁行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村居即事

南阡北陌互交通,贫富虽殊乐趣同。

里鼓喧阗因社近,山歌杂沓觉年丰。

如云沃野秋观稼,叠浪平畴晚度风。

笑我疏慵游览惯,未能握算学王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秋山寺即事

共话欣秋爽,禅扃夜静时。

溪风催煮茗,松月瞰弹棋。

坐久流萤集,声高宿鸟移。

露华浓似水,冷气觉侵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