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衔命龙荒万里馀,归寻水竹与同居。
早从洙泗传心学,晚辟包山教子书。
细草幽花香笔砚,清风明月满庭除。
一生宇宙皆春意,此乐颜鲁亦自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隐退山林,追寻自然之美与内心平静的景象。"衔命龙荒万里馀"表明诗人接受了某种精神或使命,在茫茫人世间寻找着自己的道路。这一路上,他选择归于大自然,与水和竹共处,体现出一种逃离尘嚣、向往清净的生活态度。
"早从洙泗传心学"指诗人早年便开始学习《易经》之类的心学,即通过古籍来修养自己的心性。"晚辟包山教子书"则说明诗人在后来的岁月中,在名为“包山”的地方开设书院,教授学生。这两句勾勒出了诗人一生对知识的追求与传承。
"细草幽花香笔砚,清风明月满庭除"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细草和幽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笔砚在这里也变得诗意盎然;清风和明月则让整个庭院都变得宽敞明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享受。
"一生宇宙皆春意,此乐颜鲁亦自如"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体会。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春天般的生机与欢愉。这份喜悦,不仅属于诗人,即便是颜回、鲁宾这样的古圣贤人,也能够从中获得满足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内在宁静的生活理想。
不详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为爱岁寒枝,呼童旋插篱。
花清吟思觉,香冷梦魂知。
雪月成仙韵,风烟带野姿。
江天暮云合,千里故人思。
词林日凋疏,生意不复新。
慎勿大崛奇,崛奇惊世人。
玉堂老仙坡,过海走一巡。
非天寔罚之,语言累其身。
孤山风味梅花句,先落人閒万古香。
应笑老夫无一语,千回寂寞绕花傍。
澹澹一痕月,疏疏数个花。
春风也公道,先到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