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劫火不能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作品,名为《题学宫壁》。诗中通过对淮水和泗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与继承。
"淮水原同泗水流",淮河与泗水在古代都是文明发祥之地,这里用来象征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东家便是孔家丘",指的是孔子的故乡,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里提到孔家的“丘”,可能是指孔子的墓地或者是孔庙。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这两句表达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和自然界的无常。千年的历史沉淀出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却能使季节迅速转换。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感慨。
"劫火不能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这里“劫火”指的是战乱与动荡,“突兀”则形容建筑的坚固。子孙后代应该继承并修复这些文化遗产,即使在战争的洗礼下也不能使其毁坏。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相魁”和“吴蔡”都是古代贤臣或名士,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值得尊崇的人物。他们的美德和智慧就像穿越时空一样,通过世代相传的衣钵(一种祭祀用的器具)而流传不息。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缅怀。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描绘,诗人强调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这些精神财富在时间长河中的坚持与发展。
不详
九峰参立倚空明,好事传闻应列星。
运石早知能赎罪,上书何必待缇萦。
碓头一语便投机,若说风幡是落迟。
今日堂中容百众,不知那个可传衣。
国清尊胜北山隅,證果报恩同一区。
地藏荒芜并报国,尚馀悟性斗牛墟。
绰约长眉海上仙,久餐云母学长年。
山中丹井今无恙,为吊南充谢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