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曾氏连理木

皇后嘉树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轨。

德泽纯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

大明香琴橘,贞观玉华李。

一时图传传奇观,荣华过眼转九易。

惟有武城宅前树,不知何年已连理。

从来县官不以闻,武城子孙世专美。

人言协气薰嘉生,此家孝友陶协气。

朱门多少锁乔木,百年瞬息滋一喟。

焉得鼎鼎为轮囷,受命不迁相曾氏。

传闻此木更八世,方遇麻阳大夫记。

麻阳又几年,却入青螺地舆志。

比来彻当路,表名连瑞里。

有日捧图上,嘉禾灵草共青史。

物生隐显殆有时,展如之人亦应尔。

楩楠杞梓离奇生继此,庐陵城北不止称三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曾家宅前连理大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家族繁衍和美德传承的祝福。开篇即以"皇后嘉树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轨"描绘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其形象与曾家世代相连相承的美好品格紧密相关。"德泽纯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则暗示了家族德行的广泛影响和坚实基础。

接着,诗人通过对历史上名贵之物的提及,如"大明香琴橘,贞观玉华李",增添了一份古风雅韵,同时也映衬出曾家宅前这棵连理木的非凡。"一时图传传奇观,荣华过眼转九易"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所引发的历史联想和美好愿望。

然而,在赞美之余,诗人也流露出一丝迷惘和对未来的思考,如"惟有武城宅前树,不知何年已连理"。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是对家族历史长河中某些细节的无从了解。

诗人随后转向对曾家子孙世代专美的赞叹,以及他们孝友和谐的品质,通过"朱门多少锁乔木,百年瞬息滋一喟"这样的句子,展示了家族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和紧密的联系。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曾家连理木传承历史的一种追溯,如"焉得鼎鼎为轮囷,受命不迁相曾氏"等,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引用,强调了这棵大树所象征的家族荣耀和传统。

诗歌最后部分,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诗人希望曾家能像这棵连理木一样,世代相传,不断繁衍,如"有日捧图上,嘉禾灵草共青史"所示。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事物生长变化的一种感悟和哲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家族美德的颂扬,也是对历史传承和生命延续的一种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题静山

地得一以宁,凝然者卷石。

嵁岩及培塿,异形不异质。

古之能定者,悟此为一极。

春荣秋以悴,一岁百态出。

鸟鸣花落句,此意谁与诘。

所以尼丘人,仁智不废一。

万象此纬经,死灰彼何物。

明发此乎游,参入观水术。

形式: 古风

题颜景彝八窗玲珑(其二)

吾闻开十牖,不及一户明。

泰宇有天光,八荒尽夷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颜杲卿

常山义旗奋,范阳哽喉咽。

胡雏一狼狈,六飞入西川。

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鋋。

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燕子楼

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

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

我游彭城门,来吊楚王阙。

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没安足论。

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

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