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仙

谁知我是太平仙,歌罢浮云笑暮烟。

更倚玉楼吟乐府,断虹消尽月明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太平仙”为题,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巧妙地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仙人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仙人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

首句“谁知我是太平仙”,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仿佛在说:“又有谁知道我这位是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仙人呢?”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暗示了仙人的超凡脱俗。

接着,“歌罢浮云笑暮烟”一句,通过“歌罢”与“浮云”的联系,以及“笑暮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在的氛围。这里的“浮云”和“暮烟”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世事变幻无常,而仙人却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更倚玉楼吟乐府,断虹消尽月明天”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仙人的形象。倚靠在“玉楼”上,吟唱着“乐府”中的歌曲,这不仅展现了仙人的高雅情趣,也暗示了他与世俗的隔绝。而“断虹消尽月明天”则是一幅壮丽的夜景图,断虹的消失象征着尘世的烦恼随风而去,月明之夜则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仙人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仙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自在洒脱的形象,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由与超脱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赠别仙

平日忠言薄万金,此时何惜赠君行。

好名不是真人事,莫向人閒留姓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雪仙

九重天路忽难通,谁与传书寄阆风。

鹤驭三千无处觅,银潢万丈一时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望仙

好云消尽鹤空来,一去麻姑更不回。

紫府路从何处去,碧桃花向梦中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无妄仙

清风窗外云初去,明月池中鹤自还。

春色一帘閒睡过,瑶花落尽不抽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