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言棒头出孝子,我道怜儿不觉丑。
长芦长老恁么来,妙喜空费一张口。
从教四海妄流传,野干能作师子吼。
孰云无物赠伊行,喝下铁围山倒走。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送了明长老归长芦》。诗中,诗人以独特的禅宗视角表达了对明长老的送别之情。"人言棒头出孝子"引用了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但诗人却持不同看法,认为真正的爱并不在于形式的严格,而是出于内心的怜悯和理解,"我道怜儿不觉丑"表达出对长老慈爱之心的赞赏。
"长芦长老恁么来,妙喜空费一张口",这里的"恁么"和"妙喜"可能指的是长老的言行举止或佛法智慧,诗人认为长老的智慧无需过多言语,只需自然流露即可产生深远影响。"野干能作师子吼"进一步比喻长老虽平凡如野干,但其内在力量强大,能发出震慑人心的佛法之声。
最后两句"孰云无物赠伊行,喝下铁围山倒走",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长老的佛法力量,即使没有物质赠予,仅凭一声喝令也能让人心灵震动,如同打破铁围山般强大。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表达了诗人对长老的敬仰和祝福。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覆为钟,仰为鼎。自是法轮家风,妙喜争取驰骋。
思禅人,固相请。
援毫临纸忽猛省,一声直透须弥顶。
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谓汝太惺惺,时复放淈?。谓汝太褊急,间或又容物。
既作人天师,开口便轻忽。
庄严贤劫中,且无如此佛。
寄语闻子清,莫信这个贼。
这尊慈,无摸索。忽地喜,忽地恶。
喜也,和气如春百华开萼,怒也,雷电风云一时俱作。
似恁么做处,若非阿脩罗王,即是金仙大觉。
唐道人,紧收却。逢人不用展开,卷来送在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