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三)和程学谕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

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君莫道,江鲈忆。

吾自爱,山泉激。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

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词作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满江红·其三》。其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抒发。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这两句通过形象鲜明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这里,“苍石”和“松风”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自然的氛围,而“自调龟息”则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心态,仿佛在这宁静中找到了内心的平衡。

接下来的“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淡忘和无常感。这里,“浑不记”意味着时间流逝带来的记忆模糊,而“东皊秋事”与“西湖春色”则是具体的场景,代表了不同季节下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是诗人心中美好时光的象征。

“底处未嫌吾辈在, 此心说与何人得。”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知音难求的哀叹。这里,“底处”指的是最深处的隐居之所,“未嫌吾辈在”表明诗人虽身处世俗却不愿随波逐流,而“此心说与何人得”则是对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的渴望。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通过“向海棠”和“烂醉过清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节日的珍惜与庆祝之情。而“酬佳节”则是指在美好的时节里回应、酬答友人的情谊。

紧接着,“君莫道,江鲈忆。吾自爱,山泉激。”诗人通过对“江鲈”的提醒告诫他人不要触及旧事的伤感,而自己则选择了自我安慰和热爱,正如“山泉激”所表现的那种强烈而奔放的情感。

接下来的“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在月色清辉、夜深人静时刻,诗人听到了杜鹃(一种鸟类)的叫声,这种场景既增加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紧迫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这两句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里,“人事”比喻为短暂易逝的春梦,而“年光”则象征着岁月匆匆,不断地在心弦上引起震动和惊醒。

最后,“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分界的恐惧,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在这里,“怕醒来”是对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担忧,而“失口问诸公”则是在这种焦虑中不禁询问周围的人现在是什么时候,似乎想通过这样的提问来确认现实与时间的流动。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哀叹,以及个人的情感抒发。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乙巳生日

说与梅花,且莫道、今年无雪。

君不见、秋崖鬓底,茎茎骚屑。

笔砚只催人老大,湖山不了诗愁绝。

问笭箵、何事下矶来,抛云月。重省起,西山笏。

终负却,东山屐。把草堂借与,鹭眠鸥歇。

乌帽久闲苍藓石,青衫今作枯荷叶。

笑人间、万事竟何如,从吾拙。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水调歌头(其四)寿丘提刑

甓社有明月,夜半吐光寒。

淮南草木飞动,秀出斗牛间。

自有秦沙以后,试问少游而下,谁卷入毫端。

补衮仲山甫,冰雪照云寰。霄汉近,绣衣去,锦衣还。

江南且为梅醉,莫道岁将阑。

三百六旬欲换,五百岁终才始,日月两循环。

酌彼金错落,浇此碧琅玕。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壬子生日

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

五十四卦为归妹,惟幽人吉。

彼美人兮春上下,如吾徒者山南北。

辨一生、坚壁卧烟霞,诗无敌。人间世,胶中漆。

功名事,刀头蜜。放乾坤醉眼,看朱成碧。

曾共梅花相尔汝,尽教雪后无消息。

莫怕寒、容易嫁东风,春狼藉。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甲寅生日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

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

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

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蓬莱。

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斋。

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

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

今而后,村书杂字,仅有老生涯。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