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满子.听琴

杨柳风吹鬓影,琅玕竹映回廊。

半叠屏山千里隔,琴心只傍西厢。

今日求凰司马,几时跨凤萧郎。

膝上情传玉轸,花前泪浥香囊。

靠损冰肌双跳脱,不知月过东墙。

唤起两边幽恨,何消一曲清商。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鉴赏

这首《河满子·听琴》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充满情感的画面,通过听琴这一行为,展现了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与内心世界。

开篇“杨柳风吹鬓影,琅玕竹映回廊”,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入,杨柳轻拂,仿佛是女子秀发的轻摆;琅玕竹影斑驳,映照着曲折的回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样的景象,为接下来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接着,“半叠屏山千里隔,琴心只傍西厢”两句,运用了空间与情感的距离感。屏山虽仅半叠,却仿佛隔开了千里的距离,象征着主人公与心上人之间的距离。而“琴心只傍西厢”则暗示了主人公虽身在西厢,但心却随着琴声飘向远方,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今日求凰司马,几时跨凤萧郎”引用了古代典故,司马相如弹琴吸引卓文君,萧史乘凤而飞,分别代表了追求爱情与实现理想的不同方式。这两句既是对历史故事的致敬,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愿望的寄托。

“膝上情传玉轸,花前泪浥香囊”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主人公通过弹奏琴弦,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对方,如同玉轸(琴弦)般细腻而深情。而在花前,泪水滴落在香囊之上,不仅表现了情感的真挚,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哀愁。

“靠损冰肌双跳脱,不知月过东墙”描绘了主人公身体的反应,靠在冰凉的衣物上,仿佛是身体对情感的自然反应,而“不知月过东墙”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延续,即使是在夜晚,情感也如同月光一般穿透障碍,达到了对方的心中。

最后,“唤起两边幽恨,何消一曲清商”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主题。幽恨,即深藏于心底的遗憾与痛苦,通过一曲清商(清雅的音乐)得以唤起并释放,表达了通过艺术形式寻求情感共鸣与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河满子·听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情感距离与内心矛盾时的复杂心情,以及通过艺术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苏幕遮.探病

紫苔深,薇帐掩。独自支琴,剩得相思顩。

此日文园真命短。愁杀东风,总道无人管。

念东床,和梦远。犹喜青衣,见我曾心愞。

莫说相如消渴浅。玉露金茎,人在鸾帏畔。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解佩令.寄诗

蛮笺细襞,墨花轻染,一声声、愁红初断。

字押相思,才离了、狼毫斑管。早去怜、香绡雪腕。

前宵琴曲,那宵玉盏,这衷怀、不堪重转。

寄语青鸾,倘若是、风悽云暗。怎能胜、蜂吟蝶怨。

形式: 词牌: 解佩令

青玉案.得信

菱花看罢晨妆了,天外信传青鸟。

蹙损眉尖双叶小。

鸳鸯谱上,金针初到,怕有人知道。

尝将密意输春草,消息通时又烦恼。

谁识银钩真字好,微持薄怒,已曾心照,照见和衣倒。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唐多令.越墙

银砌粉围墙,栖鸦淡月黄。做蜂儿、飞度也飏飏。

错抱花枝羞整帽,更小立,听鸣珰。

弹指玉纤长,轻纨映晚妆。对春风、无语不焚香。

几叶芭蕉连曲槛,看几尺,近高唐。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