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芙蓉江畔住。两桨沙棠桃叶渡。
天风吹我北溟来,芒羊一望无穷处。漫将秋水注。
此时好读玄虚赋。倚危楼,不闻呼啸,满耳惊雷雨。
却怪冯夷缘底怒。白马乘潮鸣急鼓。
鲛人又喜起楼台,璇宫出市珊瑚树。风鬟雾髻女。
戏弹宝瑟来迎汝。趁渔舟,一声欸乃,送我蓬壶去。
不详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辽西重地,东临碣石,朔风塞马萧萧。
台上呼鹰,碛中走狗,千人弓箭横腰。牙纛抗招摇。
看雕翎落处,雨血风毛。
日暮山空,寒乌饥兔正悲号。将军坐地分曹。
有健儿行炙,美女弹槽。
再打一围,扬鞭归去,戍楼画角声高。何似霍嫖姚。
笑当年猿臂,射石空劳。
顾语参军,醉中磨盾好挥毫。
自君之出矣,独宿空房。绣衾慵爇龙脑。
背着灯儿,侧身帐底,多半和衣睡倒。
帘幕花香,栏杆燕语,月明如晓。
好良宵、满院春风,不见断肠人到。
乍梦被郎呼去,向画屏深处,轻怜低笑。
正勾当相思,一晌销魂未了。
无端撼起,流苏微动,蓦地把人惊觉。
闲滋味、费尽思量,私下报郎知道。
吾生祈一梦,将进酒、结客少年场。
愿贵比五官,芙蓉车盖,艳齐三妇,玳瑁钗梁,封侯事,建牙刑白马,挽箭射黄獐。
鼓吹归来,角巾辞去,拍肩泰华,濯足沧浪。
醒来都不是,看衣鹑马狗,两鬓秋霜。
赢得一官孤竹,三径柴桑。
只宋玉招魂,偶逢神女,相如草赋,曾视君王。
且向樽前醉也,长短歌行。
花神戏法,向园林剪彩,点缀残腊。
磐口玲珑,荷盖团圞,仿佛香生金鸭。
前身本是江妃种,催妆早、先来一霎。
恰阿娇、初染鹅黄,纤指栏边偷捻。
耐尽霜偎雪压,爱自然幽雅,不近蜂蝶。
我梦罗浮,错认佳人,赚得翠禽嘈杂。
当年倚袖天寒日,插蝉鬓、夜藏犀合。
到而今、携向纱窗,空有泪花凝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