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洞庭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

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

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

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

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诋。

有篙无处著,有缆无地舣。

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

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

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

一撞心一折,通夕不知几。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卷索急飞橹,半昼见涯涘。

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

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

漂滞费半月,初意所不拟。

粉堞俄在眼,层楼九霄峙。

凭栏气方豁,东望酸彻髓。

前日我片帆,掀舞怒涛里。

羊肠百八盘,行路难如此。

今知惊浪上,羊肠尚可履。

在家贫亦好,身安门扫轨。

鼾鼻喧午窗,风波尽千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泛洞庭》是赵汝燧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船航行于洞庭湖上的经历。首句“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写诗人离开武陵岸边,雨后江面宽广,江水丰盈。接下来的诗句“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形容船行速度之快,犹如从高处倾倒瓶中的水一般。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运用比喻,描绘湖面如镜,难以分辨天际和水面。诗人置身其中,“滉瀁藉一苇”,感觉自己仿佛仅凭一片苇叶浮游。他期待借此洗涤官场尘埃,然而“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却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面对险境,舟子们手足无措,诗人体验了“进难退不可”的困境,巨浪如洪钟撞击船尾,令人心惊胆战。经过一夜颠簸,“刻烛验天明”时,风暴稍减,他们得以“卷索急飞橹”驶向岸边。

诗人感慨此行超出了预期,原本预计只需五日,却因风浪耽误半月。然而,当他看到岳阳城的“粉堞俄在眼”,高楼耸立,心情振奋。他领悟到,即使生活曾如“羊肠百八盘”般艰难,如今惊涛骇浪已过,未来的人生道路似乎也变得可以踏足。

最后,诗人以居家生活的宁静与旅途的艰辛对比,表达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体会。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的坚韧与对生活的深沉感悟。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迎仙引

羽人窟宅压沧溟,昆崙阆风天墉城。

紫兰绛节跨彩凤,殷勤传命邀同盟。

七月七日凉秋霁,千官锵佩森幢卫。

王母云车九色龙,上元霜袍三角髻。

刘彻屏息迎两仙,兜香涂门高馥天。

星裳黼衮自酬酢,方朔窥窗不敢前。

金浆玉醴濯凡腹,红颗绚饤蟠桃熟。

宴酣乐奏瑶池音,琅璈子登笛双成。

乞怜请药承华殿,教戒丁宁先自反。

三尸欲脱毋淫乱,五性尽舍更勤俭。

各出数语针膏肓,此是长生度世方。

彻心未悟益猖狂,万八千里周遐荒。

少翁栾大诛相继,海上何日无方士。

五柞宫中梦断时,铜盘玉露胡为不起死。

形式: 古风

饮马长城窟

乌骓马,紫游缰,戍夫一鞭天一方。

揆程想过长城下,思古筑役摧人肠。

白骨如雪浸水窟,骨上犹带秦时血。

雨打风吹宇宙腥,君渴莫饮救马渴。

衣适寒暄饭加餐,省酒戒勿离军门。

雁来不惜数行字,雁回我亦寄平安。

自从君出与君别,怕听砧声怕见月。

细思人生能几何,未卜彼此俱白发。

官有好爵与尔靡,万死一生方得之。

不如更戍闻早归,百年邻里誇齐眉。

形式: 古风

饮通幽园

典却身上鹔鹴裘,买酒领客寻清游。

欲洗胸襟尘万斛,快上青云展秋眸。

晴沙翳天风动地,挈壶卷席移通幽。

一沼镜净清可掬,千竿玉立尘不留。

拒霜两岸花烂熳,红蓼错杂争开秋。

人生适意未易得,痴儿了事何时休。

陶写岂必在丝竹,山有鸣禽水游鯈。

酒酣题蕉竞新句,景物辟易困雕搜。

一梳凉月插空碧,楼头暮角催归驺。

双桂馀葩尚堪摘,便道肯访勿剪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妾薄命

冶容丽质世鲜比,择对年少风流子。

并栏观鱼双戏水,妾心郎心誓如此。

一朝结束万里行,东欲到海西到秦。

醉中慷慨跃马去,出门十年无信音。

或传淫荡归不得,或传已作泉下客。

郎兮郎兮奈若何,恨泪彻夜孤枕滴。

君不闻莺莺锦字寄西游,玉环綵丝意绸缪。

郎心忍向他人笑,下床徒自为郎羞。

又不闻盼盼樽前小垂手,燕子楼深情独厚。

岂期红粉遽成灰,怨句空吟三百首。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