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

江南三月雨,零此千花色。

啼鹃劝人归,啼莺复留客。

归既不得归,留亦安可留。

闲云及江水,浩荡相与愁。

春风吹百草,草深没行路。

草青客南州,草枯在何处。

人生尽如寄,不如沙上禽。

更听隔溪管,能伤日暮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三月雨中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春末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江南三月雨,零此千花色”,以江南三月的绵绵细雨为背景,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雨滴轻柔地洒落在千花之上,使得花朵更加鲜艳夺目,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美丽。

接着,“啼鹃劝人归,啼莺复留客”两句,通过杜鹃鸟和黄莺的啼鸣,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灵以情感。杜鹃鸟的叫声仿佛在劝说游子归家,而黄莺的歌声则似乎在挽留远方的客人。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之人的不舍之情。

“归既不得归,留亦安可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无论是归乡还是留居,都充满了无奈与痛苦。这种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闲云及江水,浩荡相与愁”描绘了一幅云水相依、愁绪弥漫的画面。闲云随风飘荡,江水浩荡不息,两者共同承载着诗人的忧愁。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沉重。

“春风吹百草,草深没行路”描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荣。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百草茂盛,甚至遮蔽了道路。这既是自然界生命力的体现,也是诗人对生命蓬勃力量的赞美。

“草青客南州,草枯在何处”通过对比草色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青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枯草则预示着衰败与终结。这种对比引发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不可预测的感慨。

“人生尽如寄,不如沙上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人生如同寄居于世,不如像沙滩上的鸟类一样自由自在。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最后,“更听隔溪管,能伤日暮心”以听闻远处溪边的笛声作为结尾,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更加感伤于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春末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武陵吴翠丞降乩题诗仿其意为此

忆为君家妇,生年十三五。

牵裾送君行,行为洛阳贾。

妾颜如槿花,妾心似荼苦。

妾梦犹随南浦云,妾身已化西陵土。

西陵松柏同心存,同心不移士尚温。

昨夜西风动地起,摇动松根惊妾魂。

君归不须奠杯酒,有酒持归与欢寿。

君归不须洒清泪,洒泪愁浇土花碎。

自分天长地久心,未应抛掷有如今。

身前不识门前路,待要寻君何处寻。

形式: 古风

寻写怀示友人

宝马不恋粟,男儿重横行。

如何二三子,各为辕下鸣。

短短白日影,共此万古情。

江流不能尽,付以深杯倾。

词赋夺天巧,读之人不惊。

时复仰空廓,屹立何峥嵘。

咫尺天路隔,缥缈望玉京。

侧闻云中君,假我云车轻。

腾上无所怀,回首惜令名。

且揖海上客,笑傲为生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发芜湖(其一)

才煮鸠兹市上鱼,微哦依旧上肩舆。

偶看芳草思名马,每见青山想异书。

古戍按图三户后,荒祠披版六朝馀。

野情更畏劳踪迫,安得前峰便结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发芜湖(其二)

平冈复叠树萧森,转眼长云度岭阴。

诗思折于盘涧路,劳人多似集田禽。

地曾经战常难垦,山不知名反耐寻。

旧说芜蒌多产处,斜阳蔓草自然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