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话谁能敢不仁,未行未足信于人。
欲求内外皆无间,兑口终须后艮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对《论语》中子贡问君子章节的解读和发挥。诗中表达的观点是,一个人如果在言语上过于直接,不加修饰,可能会显得不仁,难以取信于人。真正的君子应该追求内外兼修,言行一致,即在说话时考虑周全,行动上更要谨慎,以艮卦(代表止和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内外无间隙的境界。陈普通过这首诗,强调了君子应有的道德修养和言行的和谐统一。
不详
正色忠言始是人,一毫巧令兽为邻。
本心面目无难见,识此非仁即是仁。
大学真儒耻小成,一源体用要流行。
当知万物备于我,直自脩身至治平。
仁民爱物本亲亲,有子当年见亦真。
第一注中明体用,洗空千载说经人。
孝弟谨信汎爱众,亲仁犹未是全功。
圣贤成法事物理,都在诗书六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