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本意用白石韵

连村溅血,叹息铜驼陌。断梦焦原心恻恻。

任汝新稊暗发,谁对婆娑道相识。尽沈寂。

盟言怨频食。任孤立,道南宅。倚东风、黯淡无颜色。

莫忆年时,水边林下,犹映春旗竞碧。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凄凉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连村溅血"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残酷与悲惨,"叹息铜驼陌"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繁华不再的感慨。"断梦焦原心恻恻"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任汝新稊暗发",展现了战争后新生事物的悄然生长,却无人关注,反衬出社会的冷漠与荒凉。"谁对婆娑道相识",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旧识也难以相认的孤独感。"尽沈寂"三字,直接点明了整个社会的寂静与死寂,充满了绝望的情绪。

"盟言怨频食",盟誓之言被频繁遗忘,象征着社会道德的沦丧。"任孤立,道南宅",描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以及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倚东风、黯淡无颜色",以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衰败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主题。

"莫忆年时,水边林下,犹映春旗竞碧",最后以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反衬出当前的凄凉,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的深深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战争后社会现状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绝望,以及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寿邵伯絅七十

别后复相见,今又十年余。

枫林残梦渐远,坐觉雁来疏。

足下今年七十,想复勤加颐养,意兴近何如。

葵麦旧游地,屐齿到还无。古城隈,御沟侧,忆精庐。

遥飞一盏相贺,倘为我轩渠。

消得平生湖海,尽有名山岁月,料理等身书。

小山继珠玉,此段足清娱。

形式:

水龙吟.王欣夫学礼斋饯春图,图为杨无恙作

若为留得残春,千金一刻从天买。

殷勤酒盏,缠绵词笔,客何为者。

如此平原,余霞犹绮,碧云无罅。

忍茫茫坐对,百端交集,伤心语,春归也。

春去春重来也。更料理、燕娇莺姹。

定应不是,灯明酒酽,今年今夜。

户外桃花,能经几度,随风开谢。

叹流光如驶,笼樱斸笋,又清和夏。

形式:

声声慢.篆青别后罕通音问,闻近岁尝至秣陵,未及来沪。其子客香港,中飞弹,家人不以闻,篆青不久亦下世,惟余一女令柔尚在,旧都赋此追挽

凝脂温玉,密缕融金,别筵首荐鲨鳍。

月映觥筹,夜深斜射深卮。

殷勤主人留客,奈归心、远践秋期。

悬后约、缁尘燕市,重见何时。

一问秦淮柳色,对登楼倦眼,未足栖迟。

雹碎春红,那禁桐折孤枝。

海山欲归未得,睨南云、天上同悲。

问付托,道中郎有女,试卷留遗。

形式: 押[支]韵

声声慢.张晓明女史县中世族,少有目疾,逾三十不字,母兄皆远行,与余长女稔。尝留余家相伴,既返婴山旧宅,食贫力作,所遇多忤,甲申十一月朔死于水,是可悯也

飞云萦梦,寒月荧眸,翩然竟蹈虞渊。

手浣中衣,绕门日对沦涟。

谁知是侬归处,叹长沈、玉洁冰坚。

莫谩说、垂鲸跨鲤,妄托神仙。

远赴崎岖万里,料贞魂定化,蜀道啼鹃。

齧指慈亲,此生重见无缘。

雕梁独栖海燕,太仓皇、跕雾溪鸢。

定未忘,有寒闺旧侣,衔泪观天。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