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寒梢砌玉。把胆瓶顿了,相伴孤宿。

寂寞幽窗,筛影横斜,宜松更自宜竹。

残更蝶梦知何处,□只在、昭亭山北。

问平生、雪压霜欺,得似老枝擎独。

何事胭脂点染,认桃与辨杏,枝叶青绿。

莫是冰姿,改换红妆,要近金门朱屋。

繁华艳丽如飞电,但宛转、断歌零曲。

且不如、藏白收香,旋学世间边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翻译

寒冷的树枝如同砌成的玉,放置着空荡的胆瓶,陪伴着我孤独入眠。
寂静的窗户,月光筛下斑驳的影子,松树和竹子更显得清冷宜人。
深夜的梦境中,蝴蝶不知飞向何处,或许它只在昭亭山的北面。
一生中,我承受过风雪的摧残,像老枝独自挺立。
为何要施以胭脂,分辨桃花与杏花,它们的枝叶本是青翠。
难道是因冰清的气质,才改变妆容,想要靠近宫中的朱门红墙。
繁华的景象如飞逝的电光,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歌声和乐曲。
与其如此,不如收敛光芒,收敛香气,学做世间低调的人。

注释

寒梢:寒冷的树枝。
砌玉:像玉一样洁白的砌石。
胆瓶: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
孤宿:孤独地过夜。
寂寞:寂静而孤单。
昭亭山:具体地点,可能有象征意义。
雪压霜欺:形容经历严酷环境。
冰姿:冰清玉洁的气质。
金门朱屋:皇宫或显贵人家。
繁华艳丽:形容极尽奢华。
宛转:曲折变化。
边幅:指人的举止、修养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自在独处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寒梢砌玉”即营造出一种清冷高洁的意境,接着“把胆瓶顿了,相伴孤宿”则表明诗人选择了独处,以一颗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寂寞幽窗和筛影横斜勾勒出了一幅幽深宁静的画面,其中“宜松更自宜竹”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喜爱与融入。

在“残更蝶梦知何处,□只在、昭亭山北”中,诗人通过蝶梦来表达对远方或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昭亭山北则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个理想之地。随后的“问平生、雪压霜欺,得似老枝擎独”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以及诗人对于这些变化的感慨。

接着,“何事胭脂点染,认桃与辨杏,枝叶青绿”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间繁华易逝的物态有着深刻的洞察。“莫是冰姿,改换红妆,要近金门朱屋”中,“冰姿”与“红妆”可能象征着不同的美与变化,而“金门朱屋”则可能暗指功名富贵或世俗的诱惑。

最后,“繁华艳丽如飞电,但宛转、断歌零曲。且不如、藏白收香,旋学世间边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迅速变化且短暂的美好事物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并选择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世俗价值观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其一)和叶编修士则韵

兰桡环城数叠。雾雨侵帘箔。

翠竹交苍树,幽鸟声声如答。苇岸游绿鸭。暮山合。

天际浓云罨。水周匝。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

瀛洲美景,尽道东南都压。今日愁颜回笑颊。飞屧。

且将萱草归插。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其二)会老香堂,和美成

扇荷偷换羽葆。院宇人声窈。

独步亭皋下,阑干并、栖幽鸟。新雨抽嫩草。檐花闹。

一片萍铺沼。燕雏小。书空底事,那堪手版持倒。

今来古往,几见北邙人晓。乡号无何但日到。休觉。

陶然身世尘表。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感皇恩.和广德知军韵

老去最难禁,流光如水。甲子从头试□指。

年年生日,怕被旁人拈起。若攀儿额,颓龄犹未。

方丈瀛洲,蓝溪碧沚。转眼鲈莼便秋意。

君王定许,整顿江头行李。角巾归去也,休里第。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摸鱼儿

满园林、瘦红肥绿,休休春事无几。

杜鹃唤起三更梦,窗外露澄风细。浑不寐。

但目看、一帘夜月移花未。推衾自起。

念岁月如流,容颜不驻,镜里留无计。人间事。

休说贱贫富贵。天公长把人戏。

萧裴曹郭今何在,空有旧闻千纸。君谩试。

数青史荣名,到底三无二。浮生似寄。

争似得江湖,烟蓑雨笠,不被蜗蝇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