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叶元玉为悼念三山强克谦太守所作。诗中以“瓜州人去马萧萧”开篇,描绘出离别时的凄凉景象,马蹄声声,人已远去,留下的是深深的哀愁与思念。接着,“计到金台泪欲飘”,诗人想象着对方到达金台时的情景,泪水即将落下,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铜虎有符犹未合,玉楼无记却先招”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铜虎,其遗令或遗志尚未完成;而“玉楼无记却先招”,则暗示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或影响仍在召唤着后人。这两句既是对逝者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未竟事业的惋惜。
“典刑缺失乡邦瘁,贤哲凋零士气消”揭示了社会因贤人的离去而失去典范,国家和地方因此衰败,士气低落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人才凋零的痛心和对社会风气恶化的忧虑。
最后,“老眼摩挲向南望,海天空阔正寥寥”以老者凝视南方,海天一色,空旷辽远的画面收尾,既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无限感慨和对广阔天地的深沉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深刻反映了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