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李隼的《登汴梁城》描绘了汴梁城的沧桑与历史的痕迹。首句“天上曾闻玉辇过”,以神话般的想象开篇,仿佛天上的仙人曾经驾着玉辇经过此地,为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接着,“金城千里带黄河”一句,点明了汴梁城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千里金城之中,黄河蜿蜒而过,既展现了城市的壮丽,也暗示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凤凰一去蓬莱苑,雁鹜群飞太液波。”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凤凰象征着高贵与祥瑞,而今已不见踪影,只有大雁和野鸭在太液池的波浪上飞翔,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过往繁华不再的隐喻。
“灯火楼台空市井,风云冠盖尽丘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变迁的悲凉感。昔日繁华的市井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灯火与楼台,昔日显赫的人物如今都已化作丘陵间的遗迹,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主题。
最后,“惟馀画角声中调,犹是流沙碛里歌。”以画角声和远方的歌声作为收尾,画角声是古代军队行军时所吹的号角,这里用来象征历史的回响;而“流沙碛里歌”则可能是指遥远地方的歌声,或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在描绘汴梁城的历史变迁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