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窦佥判同年

冰霜满清汉,此地送君归。

天涯作远别,怀抱殊依依。

短亭临灙水,杨柳长条稀。

道傍有寒梅,幽香扑人衣。

折以持赠君,爱之含春晖。

酒罢不可留,晚鸿随马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冰雪覆盖着清澈的汉江边,我在此地为你送别。
我们在遥远的地方做别,心中充满深深的依恋。
在简陋的短亭旁,灙水潺潺,杨柳稀疏枝条摇曳。
路边有几株寒梅,散发出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
我把它们折下赠予你,它们承载着春天的温暖和希望。
酒过三巡,却不得不离开,夜晚的大雁随着你的马儿一同飞远。

注释

冰霜:寒冷的冰雪。
清汉:清澈的汉江。
远别:长途离别。
怀抱:心中的情感。
灙水:河流名。
寒梅:在寒冷中开放的梅花。
春晖:春天的阳光。
晚鸿:傍晚的大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来表达诗人送别时的深情。"冰霜满清汉"一句,以冷冽的冬日景象开篇,设定了一个寒冷而又凄凉的情境。接着“此地送君归”直接点出了诗人站在这里为朋友送行的情形。

"天涯作远别,怀抱殊依依"两句,则通过对远方天边的描绘,以及对所托之物(可能是书信或小礼物)的紧紧拥抱,来表达对离别者的不舍和深情。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将友谊与情感寄托于送行的行为之上。

"短亭临灙水,杨柳长条稀"这里的“短亭”可能是送别时所站立的地方,而“灙水”则是一个具体的地名,用来加深诗歌的意境。杨柳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象征离别之情,它们的长条稀疏,更增添了一种萧索与寂寞。

"道傍有寒梅,幽香扑人衣"这两句则引入了“寒梅”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常被赋予坚韧不拔、孤傲自立的品格,而这里的“寒梅”更是在凛冽的冬日中独自绽放,散发出幽香,这种香气甚至能扑到人的衣物上,显得分外珍贵。

"折以持赠君,爱之含春晖"诗人不忍心让这份美好就此告别,便摘下梅花作为礼物送给离去的朋友。这里的“春晖”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新生和希望,即便是在寒冷的冬日,也有温暖和期待。

最后两句"酒罢不可留,晚鸿随马飞"则转换了语气,从送别的情感转向了迫不得已的告别。诗人与朋友饮酒作别,但终究是要分别的,而“晚鸿”象征着离去者的孤独和寂寞,他们如同晚上的大雁,随着马蹄声一起消逝在远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以及对送别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之痛的真挚感受。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郡斋水阁闲书.北岸

曲榭红蕖影上,圆庵绿筱阴中。

门外何人会画,故来写作屏风。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骆谷

高峰偃蹇云崔嵬,层崖巨壑长峡开。

龙蛇纵横虎豹乱,古栈朽裂埋深苔。

行人侧足恐惧过,飞鸟敛翅哀鸣回。

君不见德宗注意用奸慝,大驾从此苍黄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冤妇行

婉婉西邻女,韶颜艳朝霞。

淑性自天与,少小传令嘉。

孝爱亲党重,巧慧闾里誇。

其母最娇怜,看若眼下花。

自从挣冠笄,未始离窗纱。

读书佩箴戒,举止无纤瑕。

求媒不自审,得婿非良家。

如以琼树枝,使之并蒹葭。

忆初行嫁时,遗赠矜豪华。

明珠蹙袿裾,杂宝装簪珈。

馀赀讵可数,但较辇以车。

其姑本寒种,贪壑常谽谺。

得妇不问好,求索惟无涯。

侍奉四五年,叫物愈饿鸦。

百欲一不应,用毒同虺蛇。

岂惟被诟辱,抑亦遭笞挝。

驰使执贱役,课责日夜加。

手指尽秃瘃,鬓发仍髟髿。

一旦不任事,病骨枯若槎。

委顿卧在床,尚尔磨怒牙。

既死亦不顾,但恣攫且拿。

闻之道路人,涕泗而咨嗟。

养女择所适,此事宁轻耶。

家法要相委,在迩不在遐。

娉礼贵得中,尚约不尚奢。

尊章若慈仁,至死甘苧麻。

请看西邻女,一失千里差。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其二)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

冠带亦自闲,累月不著身。

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

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

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

山肴与野酿,待我如佳宾。

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

常恐礼数乖,取问吾交亲。

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

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