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僧道源献蜡梅一枝酬以数句

芳杜洲前新月黄,月中一院旃檀香。

道人嚼花同嚼蜡,满咽冰雪清肝肠。

却拗一枝持赠我,知我未减青莲狂。

鹅儿腊酿正新熟,清气浥浥添杯觞。

昨访曹溪过梅岭,南宗寥落南枝荒。

道人能参黄面老,当为五祖开道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曾燠的《观音寺僧道源献蜡梅一枝酬以数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芳杜洲前新月黄”,以新月初升的明亮黄光映照在芳杜洲上,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接着,“月中一院旃檀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清幽,旃檀香袅袅升起,与月色相融。

诗人以“道人嚼花同嚼蜡”比喻僧人品味蜡梅的专注和沉静,如同咀嚼珍贵的蜡烛,满口冰雪般的清凉,象征着他们内心的澄净与超然。蜡梅赠予,表达的是僧人对诗人的理解和欣赏,认为他仍有如青莲居士李白般的豪放情怀。

“鹅儿腊酿正新熟,清气浥浥添杯觞”则转而写到腊梅酒的醇香,清气四溢,为饮酒增添了雅致,也暗含着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最后两句“昨访曹溪过梅岭,南宗寥落南枝荒”表达了诗人对南宗佛教衰落的感慨,以及对道源僧人能在寂寥中坚守佛法的敬佩。

整首诗通过蜡梅这一意象,展现了僧人与诗人的精神交流,以及对禅宗文化的深沉思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6)

曾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兰雪

西山自昔两诗人,苦学神仙施与陈。

龟息尚留丹灶地,鹤飞何处白云身。

君吟松月能耽隐,我重柑橙愿结邻。

谈到交游多鬼录,南皮争不念前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为巢松序诗竟附寄一律

二十年前小凤凰,曾从席上叹冬郎。

海南犹照艺天焰,河内今瞻治水航。

知有门生来载酒,惜无老辈共登场。

闻君两鬓新沾雪,莫呕心肝向锦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建阳道中早发

鸡唱登前坂,霜花衬马蹄。

人迷三里雾,路转百重溪。

水碓高于屋,山田叠似梯。

一村枫桕树,争压帽檐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过严陵钓台作

丹枫为幛石为屏,百尺高台照客星。

两岸猿声落秋水,至今山色为谁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