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场在紫牡丹盛开的子约庭中举行的宴饮,诗人以花喻人,借花抒情,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首句“人逢花下偏宜酒”,点出赏花饮酒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况复名花世罕有”一句,强调了所赏之花的珍贵与稀有,为后续描述做了铺垫。
“魏公园中擅品奇,贵妃宫内传名久”两句,通过类比,将紫牡丹与历史上的名园、名宫相联系,进一步突出了其非凡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种云自洛阳来,江左移将不易开”则讲述了紫牡丹的来源与移植过程,暗含着对花开不易的感慨,同时也预示了接下来对花开盛景的描绘。
“纤纤映日新妆丽,袅袅临风舞袖回”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紫牡丹在阳光下的美丽姿态,以及随风摇曳的动态美,展现了花的生机与活力。
“珍重祗怜倾国色,沈沦肯惜少年才”两句,诗人由花及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惋惜之情,同时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密友看花记昔时,张仲当筵亦太痴”两句,通过回忆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同时也暗示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一曲强簪花调笑,百杯犹诉酒行迟”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场景,通过音乐与饮酒,展现了人们面对离别的复杂心情。
“但见芳菲花不改,空思鸡黍人何在”两句,诗人从眼前的美景联想到逝去的友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春风解道有时还,朝露宁知莫相待”两句,以自然界的规律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可因白发耻看花,若个朱颜得驻霞”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白发与朱颜,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哀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永存的渴望。
“兄弟谢庭多乐事,世人徒数季伦家”最后两句,诗人以谢安的家庭生活与王恺的财富作为对比,表达了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紫牡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