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识人间字,遍寻中国泉。
发长能一丈,齿少亦千年。
山辟居牙气,舟消黑蜧烟。
绝餐知几度,危坐未曾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识人间文字,却遍寻中国名泉的奇异僧人形象。他头发长至一丈,年轻如初,生活于山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甚至能够感知到山的气息和舟的消逝。这位僧人还展现了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绝食多次,长时间静坐而不眠。整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僧人形象,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超自然的想象。黎彭祖在明朝时期创作此诗,以赵宪副在贵筑遇见这位天竺僧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僧人独特生活方式的赞叹和向往。
不详
一辞峰上寺,远隔雁门师。
入社曾虚约,还山未定期。
有饥驱我拙,无计使人悲。
料得禅房里,同参品论时。
轻别强长笑,难为别后心。
单衣兼短烛,寒雨共秋林。
忆与焚枯酌,谁怜拥鼻吟。
愁登高陇望,更有女儿砧。
夜寒连被起,瞩目乱山中。
鼠蛰眠枯草,鹰鸣生劲风。
小溪流积雪,高岫挺孤松。
命仆搜茶具,吾将邀遁公。
结我南山庐,悠然与世疏。
淡云桑柘下,微雨稻花初。
木末鸟啼尽,薜萝人睡馀。
閒来空采药,不解习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