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其四十)

万里无云,长天一色。不落古今,那该彼此。

要津把断,风骨旋生。

设使灵山密付,谩说拈华少室,亲传徒誇得髓。

师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形式: 偈颂

翻译

天空万里无云,一片连绵的蔚蓝。超越古今,我们共享此境。
掌控着重要的渡口,展现出坚韧的气质。
假如佛祖的秘密传授,即使是禅宗大师们的故事,也只是夸耀得到精髓。
在狮子窟中没有其他奇异野兽,象王行走的地方也没有狐狸的踪迹。

注释

万里:形容非常辽阔。
把断:掌控。
灵山:佛教中的圣山,象征智慧和觉悟。
拈华:禅宗术语,指拈花微笑,表示领悟佛法。
少室:少室山,传说中达摩祖师在此传授禅法。
亲传:亲自传授。
师子窟:狮子窟,佛教寺庙名,象征佛法威严。
异兽:奇异的野兽。
象王:佛教中的象征,代表智慧和力量。
狐踪:狐狸的踪迹,比喻邪恶或奸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开阔壮丽的自然景象,"万里无云,长天一色"展现了天空的广阔与深远,没有丝毫云彩遮挡,天地间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接下来的"不落古今,那该彼此"表达了超越时空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对于永恒和共通性的思考。

"要津把断,风骨旋生"运用了比喻,将重要的位置或关键之处比作掌控要津,形象地表达出主人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坚定和威严。"设使灵山密付,谩说拈华少室,亲传徒誇得髓"则寓言般地表达了传承佛法的真谛,强调真正的领悟并非空谈或表面的传授,而是深入理解并实践。

最后两句"师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以狮子和大象的象征,寓意修行者的内心强大,如同师子窟(佛寺)中没有其他杂念,象王行走的地方也不会留下狐狸的踪迹,象征着纯净和无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禅宗意象,传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修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兼禅僧释道宁的禅宗哲学。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三首(其三十九)

秋日耀长空,秋江浸虚碧。

伤嗟门外人,处处寻弥勒。

蓦路忽抬头,相逢不相识。

剪尽霜前竹,临溪不化龙。

形式: 偈颂

雪泥一印诗余删存西江月.三浦一竿老人宅作,老人曾为县令,归隐高知县北郭

彭泽当年斗米,少陵此日渔翁。北山倾黛腻波中。

浓蘸一竿翠重。园果肥添雨雨,林花乱舞风风。

老仙不醉总颜红。手摘金团如瓮。

形式:

偈六十三首(其三十六)

空空至理,杳绝纤埃。功勋不到,妙叶难该。

不落是非中,有无争敢和。何劳指注,便请承当。

过后追风,徒誇好手。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三十五)

全提要妙,三藏绝诠。海印舒光,该罗法界。

有情无情,炳然应现。有时南州北郡,买卖交关。

有时看风把柁,顺水行船。

有时酒肆茶坊,迎宾待客。

有时投壶走马,歌笑围棋。种种多般,要源流出。

玄关瞥转,大用现前。一槩无私,平等大道。

始知诸佛转法轮,群生解差别。

目击便归来,秤锤浑是铁。

如斯告报,正属化门,不犯锋楞。

善吉岩前草不生,侨尸谩把天花散。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