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刘应陛的《山中久雨邻人招饮比夜复还所居》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首句“东山五日行复宿,溪上秋风破茅屋”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后在简陋茅屋中的落脚,秋风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气氛。
接下来,“野人更邀西涧行,骑马沿缘穿水竹”写出了邻人的热情邀请,以及穿越水边竹林的场景,透出山野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诗人对田野风光和秋虫鸣声的描绘,如“平田粳稻临柴门,秋蛩向夕鸣篱根”,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丰收季节的宁静与秋意。
“残镫酌罢卧山牖,一夜风雨孤村昏”描述了诗人饮酒后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孤独与寂寥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的诗句“空林飒飒高雾湿,四山无人溪水急”进一步强化了山中空旷与寂静的景象。
临近尾声,诗人被邻家的热情所打动,冒着风雨前往品尝美酒,但归来时“床沾屋漏不得眠”,表达了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男儿悠悠江海人,胡为久卧山中身”,诗人发出疑问,为何自己身为壮志男儿,却长久滞留在这深山之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点滴,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