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咏史(其一)》,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陈普。诗中通过描绘宗庙内使的权势行为,暗讽了历史人物晁错的命运。首句“宗庙谁开内使门”揭示了宫廷内部权臣的影响力,他们能随意出入神圣之地。次句“临江依样又穿垣”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特权,暗示他们无视常规,无所不为。
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将权臣对妻儿的冷漠态度与晁错的悲剧命运相提并论。“爱妻娇子如泥土”,形象地表达了这些权臣视家人如草芥,只顾自己的权势。最后一句“晁错何知独恃恩”则借晁错的故事,讽刺那些只依赖皇帝恩宠而不知民心向背的人,暗示了晁错因直言进谏触怒君主,最终被杀的结局,以此警示当权者不可滥用权力。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通过咏史的方式,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廷权谋与人性的冷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