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其三)

秋霜何凛冽,孤凤寒无衣。

摛藻如云霞,五经徒纷披。

微言在糟粕,千秋知者希。

子志在春秋,我学惟蓍龟。

阴阳道所贵,生杀其乘时。

丹青亦寓言,游艺聊自嬉。

浩荡象天形,山川相蔽亏。

为余貌山鬼,窈窕含忧思。

灵修在毫素,终古见光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赠友(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秋霜的凛冽起兴,象征着孤独与寒冷,进而引出孤凤的形象,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高与独立。诗人在描述孤凤的同时,也借用了“五经”和“糟粕”的对比,表达了对深奥哲理的追求与对世俗浅薄的批判。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的志向在于《春秋》,而对方则可能更倾向于《易经》中的蓍龟之术,这反映了两人在学术兴趣上的差异。通过“阴阳道所贵,生杀其乘时”,诗人强调了自然法则的重要性,并暗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丹青亦寓言,游艺聊自嬉”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认为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层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最后,“浩荡象天形,山川相蔽亏”描绘了一幅广阔天地的景象,象征着宇宙的无限与自然界的壮丽。

“为余貌山鬼,窈窕含忧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将自己比作山鬼,既有山鬼的神秘与幽静,又蕴含着深深的忧思。最后,“灵修在毫素,终古见光仪”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认为真正的智慧与美德如同光一样永恒存在,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都能被后人看见并传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也有对个人志趣与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赠友(其四)

三闾多微言,游仙托荒诞。

追琢风谏心,光彩争云汉。

离骚能好色,九章多怨叹。

洋洋变风雅,发愤成波澜。

苟非宋玉招,精魂方越散。

形式: 古风

赠友(其五)

神农削鸿梧,以合天人和。

嗟余半死根,摧藏在山阿。

蒙周生浊世,滑稽扬其波。

湘累亦寓言,荒淫为九歌。

变易吾仪容,云气象嵯峨。

日月尚有瑕,丘陵亦孔讹。

称文虽渺小,其旨咸包罗。

夫子诚知音,悯我如韩娥。

行云如可遏,更奏采菱荷。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从弟无极归里(其一)

白云忽改容,愀凄若风雨。

黄龙何宛蟺,相追在洲渚。

同气不相离,庶几吾与汝。

与汝怀芬芳,离骚绳祖武。

崇兰恶无实,相将树稷黍。

泰山易崩颓,相将保鸿羽。

成仁即神仙,韩终非所许。

愿言守儒术,毋坠先人绪。

形式: 古风

题云台峰(其一)

雄雷何霹雳,雌雷鸣依依。

阴阳相回薄,渊默不能持。

发愤为春秋,空文思垂辉。

轩辕在华岳,排天往陈辞。

天梯何险艰,十步九逶迤。

匍卜苍龙背,拘牵玉女衣。

绠短玉井长,寒浆难疗饥。

白帝觞百神,邀我云台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