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司晏尚书秋咏(其二)

溪漘水净莲茎倒,林杪风乾栗罅开。

迥眺独吟俄夕景,毕逋鸦尾过墙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溪边的水清澈见底,莲茎倒映其中。
树林梢头,风干了露水,板栗的裂缝也张开了。

注释

溪漘:溪边。
水净:清澈。
莲茎:莲的茎秆。
倒:倒映。
林杪:树梢。
风乾:风干。
栗罅:板栗的裂缝。
开:打开。
迥眺:远望。
独吟:独自吟唱。
俄夕景:傍晚景色。
毕逋:归巢的乌鸦。
鸦尾:乌鸦的尾巴。
过墙来:飞过墙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徜徉时的感慨和情怀。

“溪漘水净莲茎倒”一句,以清澈的小溪和倒伏的荷茎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与淡雅的氛围。溪水清澈,反映了秋天气候的转凉,而倒下的莲茎则是夏日过后植物凋零的象征,透露出时光流逝和生命轮回的主题。

“林杪风乾栗罅开”接着描写秋风吹拂下,树木间的果实已经成熟,甚至有的裂开了。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也暗示着诗人对于时光和事物成熟后必然面临分离与变化的心境。

“迥眺独吟俄夕景”这里,“迥眺”表达了一种悠闲且深远的目光,诗人独自一人,对着渐渐落幕的傍晚景色轻声吟咏。这不仅是对秋日黄昏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

“毕逋鸦尾过墙来”最后一句,通过描写鸟儿在墙头穿梭,传达了一种超越束缚、自由自在的情怀。鸦尾,即乌鸦之类,秋天常见的鸟类,它们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和远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独自徜徉时的感慨、对生命流逝的感悟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和三司晏尚书秋咏(其一)

霜繁天白雁行单,灌莽梢梢矗早寒。

正是河山摇落处,莫轻离思欲凭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三司晏尚书漫成

日烈花休树结阴,红牙贪调万黄金。

伯松不学陈遵饮,为识鸱夷是酒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中丞晏尚书忆谯涡二首(其二)

春波漫处寻他浦,晚潦清时觅故洲。

使舸忽归心赏罢,后来风浪但惊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中丞晏尚书忆谯涡二首(其一)

幰幰行舻破练光,提鞭旧岸接回塘。

使君几作临波醉,犹省当时问葛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