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窝授竹影题用徐天池香烟韵七首(其六)

色借明缘还似幻,白生虚室不曾遮。

老夫偶梦看成蝶,诸子忘弓莫问蛇。

月满桂难亏玉魄,雷惊春已长花芽。

何须玉版参离合,丈室天空散碧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南天窝授竹影题用徐天池香烟韵七首(其六)"为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色借明缘还似幻",色彩仿佛借助明亮的光线而显得虚幻,暗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与变幻。"白生虚室不曾遮"进一步强调了空灵的空间感,即使白色的存在也难以掩盖室内的虚无。

"老夫偶梦看成蝶",诗人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自己在梦境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流露出对人生如梦的哲思。"诸子忘弓莫问蛇"则寓言般提醒人们不必执着于世俗之事,暗示放下执念的重要性。

"月满桂难亏玉魄"描绘了满月映照桂树的景象,寓意圆满与纯洁,而"雷惊春已长花芽"则象征着春天生机勃发,万物复苏。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生命的赞美。

最后两句"何须玉版参离合,丈室天空散碧霞",诗人表示无需深究事物的复杂变化,只需在内心保持开阔与宁静,让心灵如同丈室天空一般洒满碧霞,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夫之深厚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南天窝授竹影题用徐天池香烟韵七首(其七)

根窠休访午阴圆,斜上幽窗倍可怜。

映字不妨遮粉本,谈经适尔点青毡。

高秋巳瘦馀清泚,积雨欲消待往旋。

晚照乍移莫怅望,还将凤尾舞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徐合素自南来抵郡城远讯船山代书答之尊世父闇公从海上卒于岭表廿馀年矣因寓我尚为人之叹

梅霪风困药垆烟,乳燕衔书坠枕前。

梦里短衣看射虎,重来高柳怨鸣蝉。

归舟知汎桃花水,荒径将寻箭筈天。

莫问霜髭今几许,君家松柏五云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日前一夕唐如心以近诗见问病废夜读久矣即夕口占寄意

榴花困雨不得红,溪荪浃露青烟丛。

明朝谁续五丝缕,新月初弯一线弓。

楚国神弦惜往誓,山中桂树思悲翁。

纸窗晴日能相借,锦字凭开雾眼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周令公

湘波一尺阻东西,湘草湘烟入望迷。

碧海相看消镜雪,丹经何术炼银泥。

归舟吴越迎歌扇,潭水沧浪废杖藜。

问讯绥山桃几熟,飞花好寄五陵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