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十)

名马不受羁,足下有千里。

黄鹄不受罗,羽翼就四海。

贵贱自一身,出处无二轨。

时利适愚夫,势衰蹶智士。

祛长不揠臂,屦缩不截趾。

陆沈人间世,悠悠日复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杂兴(其十)》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比名马与黄鹄不受羁绊和束缚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中地位与命运的不公。

首句“名马不受羁,足下有千里”,以名马比喻具有卓越才能或地位的人,强调他们不受束缚,拥有广阔的自由空间,象征着追求卓越与自由的精神。接着,“黄鹄不受罗,羽翼就四海”进一步描绘出黄鹄(即天鹅)不受捕猎之网的束缚,展翅翱翔于广阔天地间,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状态。

“贵贱自一身,出处无二轨”则指出无论身份高低,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不应因出身而有所区别,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权观念。接下来,“时利适愚夫,势衰蹶智士”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即在有利时机时,愚昧之人往往能得利,而当形势衰落时,聪明才智之士却可能遭受挫折,反映了现实中的复杂性和不公平性。

最后,“祛长不揠臂,屦缩不截趾”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不人为干涉的原则,即不强迫成长,不随意改变自然形态,以此来隐喻社会应尊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人适合其发展的空间。而“陆沉人间世,悠悠日复尔”则以悠远的时间视角,描绘了世事如浮云般变幻,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名马、黄鹄等形象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尊重个体差异等价值观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一)

鸿鹄摩苍天,万里一翱翔。

回飙生羽翼,浮云为低昂。

毕逋城上乌,黄口自成行。

俛啄仰相嚇,徘徊腐鼠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兴(其二)

大鱼鼓长鬐,捷若举帆幢。

夜驱苍梧风,凌晨浮九江。

怒击胥山涛,洪波为汹汹。

本图运南溟,中更不相容。

何言一失水,湖海难再逢。

宁如涸辙鲋,斗水得所钟。

形式: 古风

杂兴(其三)

江南有佳人,桃李蓊朱颜。

宕子行从军,閒房重其关。

明月一徘徊,形影自翩翩。

秋气响罗帷,萧萧难独眠。

形式: 古风

杂兴(其四)

凤栖十围干,龙翔九回流。

圆景朝列宿,五岳尊陵丘。

圣人膺大命,多士自相求。

稷契功不刊,唐虞德无俦。

神明盛驱使,衣裳美优游。

诗书监二代,孔氏乃宗周。

在昔纡天经,群后有绸缪。

艰难戴王室,千载成咸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