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项羽传二首(其二)

发叹虞姬势已穷,乌江此夕丧英雄。

当时若也知天命,佐汉应居第一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发出感叹虞姬形势已陷入绝境,乌江之夜失去了英勇的领袖。
如果那时他明白天意,辅佐汉室必定会成为首功之臣。

注释

发叹:感慨。
虞姬:项羽的爱人。
势已穷:形势危急,走投无路。
乌江:地名,项羽自刎之处。
丧英雄:失去英雄(指项羽)。
若也:如果。
知天命:理解天意,即命运。
佐汉:辅佐汉朝。
应居:应当占据。
第一功:最大的功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读项羽传二首》中的第二首,主要通过对项羽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项羽命运的感慨和对其才能的认可。

诗中首先以“发叹虞姬势已穷”起笔,描绘了项羽在垓下之战后,面对爱妾虞姬的诀别和自身处境的绝望,显示出英雄末路的悲凉。接着,“乌江此夕丧英雄”一句,直指项羽在乌江边的悲剧结局,表达了对这位曾经威震天下的楚霸王的哀悼。

诗人进一步设想,如果项羽能够明白“天命”,即顺应时势,也许他能改变命运,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成就更大的功业。“佐汉应居第一功”表达了对项羽未竟之志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对刘邦最终胜利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探讨了英雄成败与命运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读项羽传二首(其一)

频年战胜恃雄强,历数分明在彼苍。

堪笑范增无异识,不能令主事高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读禅月集

属兴难忘水与山,救时箴戒出其间。

读终翻恨吾生晚,不得斯人一往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寄远

洞房秋晚更思君,宝瑟慵弹日又曛。

雁过长空书不到,满庭黄叶落纷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将之霅溪寄别择梧师

忆得凉宵宿上方,静吟闲话趣何长。

别来音信无由寄,目断遥天雁一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