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子.不至

留得暮云千叶。叶叶都成愁结。倚高楼,山凝碧。

人独立。待不思量又忆。忆成痴。月明知。

形式: 词牌: 西溪子

鉴赏

这首《西溪子·不至》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思绪与情感波动。

“留得暮云千叶”,开篇即以“暮云”为引,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千叶”不仅描绘了云层的繁复与厚重,也暗喻着情感的复杂与深邃。接着,“叶叶都成愁结”,将抽象的情绪具象化,每一片云都凝聚着愁绪,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沉重。

“倚高楼,山凝碧”,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倚靠高楼,眺望远处的青山,山色在夜幕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深邃碧绿。这一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

“人独立”,简练的一句,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独立于高楼之上,既是身体的位置,也是心灵的状态。这种孤独的姿态,既是对外在世界的疏离,也是对内在情感的深刻反思。

“待不思量又忆”,情感的波澜在此处达到高潮。明明想要忘记,却又在不经意间回忆起那些难以割舍的记忆。这种反复的思绪,既是对过往的眷恋,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忆成痴”,痴情于回忆,无法自拔。痴,不仅仅是执着,更是一种深情的体现,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月明知”,结尾一句,将情感推向极致。月亮仿佛是见证者,知晓人间的悲欢离合,静静地陪伴着每一个孤独的灵魂。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寄托了作者对于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整体而言,《西溪子·不至》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暮春

听说暮春来到。不忍见花成草。

欹枕问巫山,又被莺声唤觉。黄鸟。黄鸟。

有个人儿烦恼。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睡醒

谁道客愁萧屑。偏有梅花交接。

意味恁幽清,投向诗魂安贴。奇绝。奇绝。

又是月光如雪。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昨日

花朵朵如人泪。一盏酒来竟醉。

拼醉不教醒,看好时光都废。无味。无味。

滑是一团疑谜。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席上有赠

听彻玉箫声里。字字雨云旖旎。

醉眼艳层波,散作坐间霞绮。倦矣。倦矣。

好向人怀便倚。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