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送玉虚宗师还山

道人野服鹿皮冠,曾约茅君驾紫鸾。

天外至今风露好,人间何处水云宽。

阴阴木叶藏经榻,簌簌林花缀石坛。

欲趁归舟下吴越,凌风飞佩不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与仙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联“道人野服鹿皮冠,曾约茅君驾紫鸾”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道人的形象,他身着朴素的野服,头戴鹿皮帽,曾经与仙师茅君一同乘驾紫色鸾鸟遨游天际,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

颔联“天外至今风露好,人间何处水云宽”则将视角从人间转向天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天外的风露清新宜人,而人间的水云广阔无垠,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颈联“阴阴木叶藏经榻,簌簌林花缀石坛”进一步描绘了道人修行之所的环境,树木繁茂,落叶覆盖着他的经书榻,林间的花朵点缀在石坛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暗示了道人修行的宁静与深邃。

尾联“欲趁归舟下吴越,凌风飞佩不胜寒”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道人一同返回吴越之地的心愿,想象中乘风破浪,佩戴着仙佩,虽然寒冷,却充满期待与喜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2)

吴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题石门六观图卷(其一)甑山晴雪

天上神仙缟素裳,云间宫阙陆离光。

一轮日上金盘烂,千尺峰高玉笋长。

饥鹤斜窥松桧影,野人独惜蕙兰芳。

明朝黛色新如沐,添得泉珠满石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自题石门六观图卷(其二)双溪春水

曲岸逶迤路不分,隔溪渔唱忽相闻。

浮槎触树云离影,合浦交流縠聚纹。

芳草拂烟迷远近,落花随雨下缤纷。

鹧鸪飞处春云薄,立遍汀洲日未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自题石门六观图卷(其三)石门夕照

北涧流泉响蛰雷,连峰中断石崔嵬。

一川红叶青山暮,千里黄云白雁来。

阴草舍烟明翠羽,寒花和露委苍苔。

故人独在秋江上,谁把琼芳拂镜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自题石门六观图卷(其四)溪亭秋月

阴树临溪坐夕曛,寂然人事不相闻。

岚光湿袂浑如雨,水气腾空半作云。

野枳垂英青鸟拾,山桑成实白猿分。

中宵月在松梢顶,筑石方坛礼少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