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眉州绿荔枝寄吴仲庶有诗次韵

嘉川荔子著芳名,携从归鞍到锦城。

驰驿幸无唐日贡,甘芹聊致野人情。

丹砂结颗藏膏露,赭縠为囊贮嫩琼。

京洛不须图画去,得公佳句自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名为《以眉州绿荔枝寄吴仲庶有诗次韵》。诗中描绘了对荔枝的赞美与情感寄托。

首先,“嘉川荔子著芳名”,开篇即点明了荔枝的美名远播,嘉川之荔以其独特的香气和风味闻名遐迩。“携从归鞍到锦城”,诗人想象着自己带着荔枝,从遥远的地方来到繁华的成都,即“锦城”。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荔枝的运输过程描绘得既浪漫又充满期待。

接着,“驰驿幸无唐日贡”,表达了对荔枝不再作为贡品的庆幸之情,暗示了荔枝在唐代曾是皇家专享的珍品,而现在它能够自由地流通于民间,成为普通人的美味享受。“甘芹聊致野人情”,诗人以甘甜的芹菜比喻荔枝,表达出对友人吴仲庶的深情厚谊,通过赠送荔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丹砂结颗藏膏露,赭縠为囊贮嫩琼”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荔枝果实的形态与质感。丹砂般的颜色,膏露的滋润,赭色的外皮包裹着嫩白如琼脂的果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荔枝的诱人之处。

最后,“京洛不须图画去,得公佳句自分明”,诗人认为,无需再用画笔描绘荔枝的美丽,因为他的诗句已经将荔枝的风采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对荔枝的赞美,也是对诗歌艺术力量的高度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94)

范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仲庶江渎避暑

古祠清燕敞虚堂,乔木森森昼景长。

池面雨来荷助响,席间风细篆生香。

乌纱倾侧朋簪乐,翠縠翩翻舞袖长。

牵俗自嗟行役去,阻陪千骑醉瑶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将出蜀次仲庶送行诗韵叙别

远客亲仁岂素期,况陪文酒复经时。

自惭拙宦多迁逐,每叹良朋易别离。

白首冯唐空已老,清秋宋玉不胜悲。

仰公早展经纶志,百辟方今待允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李审言龙图

英风一别几经年,尊酒相逢意洒然。

欲报重知惭国士,喜同清议属真贤。

武侯方屈南阳卧,萧相曾封汉水边。

好及新春颁惠化,行藏吾道合推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酬张杲卿相公见招

先君同榜更何人,教育偏蒙契义亲。

孔氏系匏暂滞迹,辽阳归鹤羡閒身。

四朝盛事浑经眼,千日浓醪好入唇。

箕颍更无高放客,只应梅柳为公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