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和民间的期待与忧虑。"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疑问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局势的关切。"谐不谐" 指的是是否能和谐稳定,"在赤眉" 则暗指赤眉军,可能代表了一种反抗力量或民间的呼声;"得不得" 意味着能否实现某种目标或愿望,"在河北" 可能指向某个特定区域或势力范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魏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面下,普通民众对于国家安定、政权更迭的深切关注和朴素愿望。它以民间童谣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权力更替的敏感和对于和谐稳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