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洞访僧不遇留诗

一锡游何处,岩端静掩扃。

独寻危石坐,闲把细泉听。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

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一锡杖游向何方,山岩尽头静闭门扉。
独自寻找高峻石头坐下,悠闲地聆听潺潺细泉声。
野鼠爬上佛斋的陶钵,山花飘落静寂的水瓶。
夕阳穿过小溪离去,回头望去,只见群峰苍翠纷乱。

注释

一锡:一根锡杖,僧人出行的工具。
游何处:去哪里游历。
岩端:山岩的尽头。
静掩扃:静静地关闭着门。
独寻:独自寻找。
危石:高峻的石头。
闲把:悠闲地握着。
细泉:细细的泉水。
斋钵:僧人的饮食器皿,这里指佛斋。
山花落:山花飘落。
静瓶:静寂的瓶子。
斜阳:傍晚的阳光。
过溪去:穿过溪流。
回首:回头看。
乱峰青:纷乱的青色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独自游历龙洞,寻访僧人未果的场景。首句“一锡游何处”表达了诗人带着锡杖漫游的孤寂,暗示着寻找僧人的旅程。接下来,“岩端静掩扃”写出了龙洞隐秘而宁静的环境,门扉紧闭,增加了神秘感。

“独寻危石坐”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险峻的石头上坐下,享受这份宁静,体现了他的超然心境。“闲把细泉听”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静静地聆听泉水声,显得悠然自得。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通过生动的细节,如野鼠爬过斋钵,山花飘落在静置的瓶中,描绘出洞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寓含了僧人的清贫生活。

最后两句“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以夕阳西下,诗人独自离去,回首望去只见群峰青翠的画面收尾,既写出时间的流逝,又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寻访的回味和对自然景色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林访僧的画卷,流露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畬田

畬田过雨小溪浑,远近云峰互吐吞。

殊俗易昏三里雾,阳崖忽露一家村。

桂花香里寻僧寺,榕叶阴中掩县门。

井税未输兵甲后,心勤抚字且休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昆崙台

落照古城隅,边风动隼旟。

久閒忘战略,多病熟医书。

白发随年短,新情与世疏。

桃花春水起,还钓旧溪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瑞莲池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旟同赏郡南池。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

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客是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碧湘门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人过鹿死寻僧去,船自新康载酒还。

闻说耕桑渐苏息,领头今岁不征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