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道德经

一夜携秋至,虫声向暝归。

暑消青琐闼,气爽白蕉衣。

烧烛差堪近,摊书愿不违。

同尘思老氏,此道未云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庞垲的《秋夜读道德经》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与清凉。首句“一夜携秋至”,简洁地传达出秋意渐浓的氛围,仿佛秋色在悄然中降临。接着,“虫声向暝归”以虫鸣声的消失暗示夜幕的降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读书环境。

“暑消青琐闼,气爽白蕉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凉爽,暑热消退,空气清新,让人联想到青琐宫门和穿着白蕉叶制成的衣服,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读书时的舒适心境。

“烧烛差堪近,摊书愿不违”写诗人点燃蜡烛,沉浸在阅读《道德经》的喜悦中,希望自己的愿望不会违背,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同尘思老氏,此道未云非”,诗人表示自己在尘世中思考老子的哲学,认为这种追求并非不合时宜,流露出对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理念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道家经典的研读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收录诗词(11)

庞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康熙十四年举人。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分修《明史》,官至福建建宁府知府,政尚清简,时将兴大狱,垲力弭之。工诗,以自然为宗,奇而不肆。有《丛碧山房文集》、《杂著》、《翰苑稿》等

  • 字:霁公
  • 号:雪崖
  • 籍贯:直隶任丘
  • 生卒年:1657—1725

相关古诗词

塞上吟

十石角弓铁两裆,边烽未靖守河湟。

男儿须向沙场死,不上山头望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西阁晚眺

纵目高楼上,幽奇一眺间。

斜阳薰远树,积翠拥寒山。

胜地堪长住,浮生不自闲。

早朝同待漏,促驾出禅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中秋晚晴招孔东塘曹冲谷沈方舟寓中待月迟杜承三不至

委巷泥深日向斜,入门携手兴尤赊。

云开应得今宵月,红湿能留小院花。

幸有青尊联胜友,那将白发负年华。

樊川杜子多才客,金玉何心怅独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洪氏园

秋宪当年赋《遂初》,槿篱茅屋树枝疏。

一溪香雪长携屐,满院萝阴正读书。

乍可山如人影澹,无妨月照夜台虚。

荒烟此日迷花坞,十笏模糊指旧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